論文牽起緣分 美國挺台法案幕後推手竟是荷蘭人
![](http://www.ntdtv.com.tw/public/uploads/assets/2023/01/27/2023-01-27-63d3893754683-1100x732-800533.jpg)
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中)2011年訪問美國國會山莊,與昆布勞(左)合影留念。(圖/昆布勞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1 月 27 日訊】近年來美國國會挺台法案一部接一部,117屆國會數量更是達到50多部新高。法案幕後推手之一是來自荷蘭的昆布勞,他為台灣在國會山莊奔走遊說33年,而牽起他與台灣緣分的竟是一紙論文。
說到台灣在華府遊說工作,多數人對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大概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負責前線遊說工作的竟是位荷蘭人。
究竟一位荷蘭人為何會成為美國挺台法案幕後推手之一,而且一做就是33年,目前擔任FAPA附屬遊說組織台灣人公共關係會(FAPR)執行長的昆布勞(Coen Blaauw)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透露,這一切都源自他的大學畢業論文。
昆布勞表示,他就讀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 法學院,由於從小對日本深感興趣,原本畢業論文想以日本做主題,但許多同學都選日本,只能改寫別的。
1981年,中國因為荷蘭政府出售潛艇給台灣而降級中荷外交關係,這場外交風波引起昆布勞注意。他說,中國懲罰荷蘭的作法,顯然是要警告其他國家和台灣走太近會有什麼後果,「我當時心想,應該沒有人(論文)寫台灣,那我來寫」。
昆布勞叔叔早年在荷蘭飛利浦台灣分公司工作,讓他1985年首次有機會踏上台灣土地;大學畢業後,昆布勞1989年因緣際會到華府參加一場台灣相關會議,進而認識FAPA人員、進入FAPA工作,從此和台灣結下近40年不解之緣。
台海安全近來成為華府矚目焦點,美國議員開口閉口都是台灣,國會挺台聲量前所未見。但昆布勞回憶,33年前國會在意台灣議題的人不多,甚至有人把台灣誤認為「泰國」,遊說工作相當不容易。
加上當年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服務尚未普及,昆布勞只能「土法煉鋼」,靠傳統郵件、傳真或電話建立關係,每天早上騎單車到國會山莊找幕僚、找議員。靠著一場又一場遊說會議,FAPA慢慢在華府為台灣議題打開能見度。
昆布勞說,FAPA在華府遊說工作上向來是「意見領袖」。他舉例,FAPA於1992年就開始推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提出「UN for Taiwan」(支持台灣入聯)倡議;過去台裔美國人護照出生地被迫選「中國」,但在FAPA積極遊說議員下,1994年起總算能選填「台灣」。
在推動台灣主權議題上,FAPA也不遺餘力。自2004年以來,FAPA持續透過不同議員,提出呼籲美台恢復邦交的決議案。
昆布勞表示,要實現美台建交機率雖不高,不可能明天就發生,但決議案具重要「教育意義」。他說:「我們想要提醒國會議員,目前只有5個國家與美國沒有邦交關係,包括伊朗、北韓、敘利亞、不丹及台灣,我們相信台灣不歸於此類。」
2018年3月生效的「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簡稱台旅法)則是FAPA另一項遊說成果。台旅法是繼1979年「台灣關係法」後,美國第2部重大涉台法案;此法呼籲美國允許部長層級國安官員在內等各層級官員訪台,並允許台灣高階官員訪美,為美台官員互訪提供重要法律依據。
在為台灣議題努力33年後,現年64歲的昆布勞計劃2023年底退休。但在離開崗位前,他期盼在幾項重點工作上能看到進展。
昆布勞的首要目標是讓駐美代表處成功改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他說,更名案目前在國會獲得許多支持,但卡在部分議員覺得改名僅具象徵意義。
昆布勞強調,在台灣議題上,「象徵性就是實質性」,駐美處改名能為台灣人民帶來尊嚴與尊重。他個人認為,美方讓台灣改名意願仍在,重點是時機點;FAPA有建議美方,若北京再奪取台灣邦交國或又做什麼「惡劣的」(nasty)事,就應立即讓駐美處改名。
終結美國「一中」及「戰略模糊」政策也是FAPA一大重點。昆布勞說,目標是未來美國官方文件提及台灣時,不再提到美中三公報,FAPA目前也積極遊說讓美國總統公開表態「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並爭取讓外交部長訪問華府,出席眾議院外委會聽證會。
另外,有鑑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一職重要性,昆布勞表示,AIT處長提名應比照美國一般駐外大使提名程序,必須出席國會人事聽證會,提名也須獲參議院同意。
看著台灣在美國國會從過去的鮮少人關心,到成為當前重點議題之一,昆布勞難掩驕傲之情。
他說,FAPA雖不是唯一從事台灣遊說工作的組織,駐美代表處與部分法律事務所都有投入努力,但FAPA擁有由全美3000位會員組成的「軍隊」,觸角密且廣,每位會員每天都能聯繫選區議員,為提升台灣議題能見度盡一份心力。
至於他的接班人選,昆布勞說,目前還在找,但希望能交棒給台灣人或台裔美國人,讓他累積33年的國會遊說經驗得以傳承下去。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美眾院外委會主席:中共將試圖影響台灣大選
2023-03-24 07:42:59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23日在國會表示,中共將試圖影響台灣1月大選,若影響不成,將進行先封鎖再入侵的備案計畫。他直言認為,台灣還沒準備好,美國應儘速提供台灣武器,聯合AUKUS、Quad成員強化嚇阻,阻止中共侵台。部分議員也擔心,在印太與台灣部分,美國政府編列的預算額度不足以因應中共挑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重申表示,台灣絕對是優先重點,會確保台灣具備嚇阻及抵禦可能侵略的能力。
-
美國會4法案強勁挺台!蓋拉格促加速武裝台灣
2023-03-03 23:08:41美國朝野關注中共威脅台灣,這兩天美國國會密集舉辦多場聽證會,金融委員會在28日通過三項與台灣相關法案,從經濟領域嚇阻中共犯台企圖、確保台灣的國際參與。外委會則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國務院定期檢視對台交往準則。中華民國外交部感謝美國國會持續展現對台灣的強勁支持,將密切關注各項法案審議的進展。
-
以色列擋下伊朗攻擊 美加速通過以烏台軍援案
2024-04-15 12:59:07以色列上週六(4/13)深夜遭遇伊朗大規模空襲後,可望讓卡關在美國眾議院的對以色列、烏克蘭以及台灣武器援助追加預算案出現進展。
-
麥考爾:中共將影響台灣大選 若失敗恐動武
2023-03-24 12:48:14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23日在國會表示,中共將試圖影響台灣1月大選,若影響不成,將進行先封鎖再入侵的備案計畫。他直言認為,台灣還沒準備好,美國應儘速提供台灣武器,聯合AUKUS、Quad成員強化嚇阻,阻止中共侵台。部分議員也擔心,在印太與台灣部分,美國政府編列的預算額度不足以因應中共挑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重申表示,台灣絕對是優先重點,會確保台灣具備嚇阻及抵禦可能侵略的能力。
-
神韻2023台灣首站苗栗爆滿 金曲歌王.政要盛讚
2023-02-26 09:25:51美國神韻世界藝術團,24日起在台灣展開5大城市的巡迴演出,第一場今天(24日)在苗北藝文中心登場,吸引台灣各界政要、藝文界人士觀看。節目精采完美的呈現,觀眾們熱情鼓掌,謝幕兩次。
-
中共海警圍攻襲擊菲律賓船隻 美日台同聲譴責
2024-06-20 19:40:26中共對菲律賓船隻的襲擊引起周邊國家關注。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台灣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以及在南海的灰區行動與軍事脅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與菲律賓外長通話,譴責中共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並重申美國根據《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此外,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也與菲律賓參謀總長進行視訊通話,雙方都對事態發展表示擔憂。吉田圭秀強調,日本自衛隊始終站在菲律賓這邊,並將深化與菲律賓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
-
颱風「格美」襲擊中國多地 中共壓熱搜
2024-07-27 19:32:54強颱風「凱米」中國稱「格美」橫過台灣,並在7月25日晚登陸中國福建,26日移向浙江、江西等地,並將影響中國10多個省。各地網民展示颱風造成的慘況,但中共淡化消息。來看詳情:
-
花蓮芮氏規模7.2強震全台有感 高鐵、捷運暫停行駛
2024-04-03 11:18:06今天上午7點58分,花蓮地區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震央位置約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0公里,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
-
美國國會宣讀《大紀元》歷史 永錄國會記錄
2023-07-14 08:13:007月13號,美國聯邦眾議員 拉爾夫·諾曼,在國會宣讀《大紀元》歷史,永遠記錄下大紀元獨立媒體,如何突破中共打壓,發展為美國第四大報紙的歷程。
-
斷交台灣後中共1隻都沒買 宏國白蝦出口少25%
2024-04-08 07:22:43台灣與宏都拉斯在去年3月斷交,轉與中共建交後,由於兩國自由貿易協定(FTA)尚未談妥,加上開價比台灣低5成,蝦農賣給中國意願不高,加上台宏外交關係生變後,出口到台灣的白蝦必須課徵20%的關稅,墨西哥對宏國蝦祭出禁令,宏都拉斯國家水產養殖者協會(Andah)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第一季白蝦出口量為1697.6萬磅,低於去年前3月的2282.5萬磅,出口量下滑25.82%。
-
台裔女孩張芳瑜 贏得美國亞洲小姐后冠
2023-11-20 19:52:39歡迎回來。2023年美國亞洲小姐(Miss Asia USA)決賽,就讀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張芳瑜(Tiffany Chang),奪得第35屆美國亞洲小姐后冠。20歲的張芳瑜,代表台灣參賽,身上披的彩帶寫著Taiwan,穿著類似古代漢服的服裝,她是台灣移民第二代,曾獲選2022台美小姐,這次在亞洲小姐比賽中榮獲四個獎項。現場有上百名台僑,手舉中華民國國旗和標語為她加油。張芳瑜以科技女性投身選美,她感到有特殊意義,希望透過這次的勝利能夠突顯台灣的地位。
-
前中軍醫來台曝罪行 朝野立委推反活摘器官法
2024-07-16 07:33:26歡迎回來,90年代曾在中共軍醫院參與活摘器官的醫生鄭治,今天出席台灣立法院記者會,曝光中共罪行;朝野立委強調,會繼續在台灣推動制定「打擊及防制活摘器官法」,美國、日本議員也錄影片表達支持,共建法律防火牆。
-
杭州亞運台灣19金20銀28銅 金牌數追平隊史紀錄
2023-10-08 15:49:00杭州亞運今天(8日)進入最後一天的賽程,台灣空手道女將谷筱霜在女子50公斤級的金牌戰中,擊敗哈薩克選手然格貝爾拜(Moldir Zhangbyrbay),為中華隊拿下今年的第19面金牌。
-
瑪娃強颱「減速大轉彎」 七縣市留意雨勢
2023-05-27 19:23:59強烈颱風「瑪娃」持續穩定朝西前進,台灣中央氣象局預計週一(5月29日)清晨到上午,就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但由於週一會開始北轉,發布陸警的機率低,不過,從下週一到下星期四,北北基宜與花東、恆春半島的民眾,都要留意雨勢。
-
英外相訪中 英國會稱中華民國台灣是獨立國家
2023-08-30 12:54:39再來看到,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今天(30日)訪問中國,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今天發布報告,內容中首度直接稱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名字就叫做中華民國。
-
義專家:台對全部人重要 半導體給我們上一課
2023-09-12 13:02:39地緣政治影響半導體業程度加劇,各國爭相邀請台積電到當地投資,義大利一位兩岸專家在電視節目中,談論台灣晶片的無可取代性,以及台灣對全世界的重要性,義大利也希望台灣轉移部份半導體生產。
-
不能沒台灣! 蘇姿丰:半導體生態系令人驚嘆
2023-07-20 19:37:06今天下午,超微半導體執行長蘇姿丰,出席在陽明交大舉行的頒授名譽博士學位典禮。蘇姿丰表示,這週的訪問行程,讓她感受到,台灣確實是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的中心。
-
空中保衛台灣 台兩位女飛官登英國媒體
2023-06-19 13:23:34中共擾台行為層出不窮,近來頻頻發生共軍飛機逾越海峽中線的狀況,國軍對此密切監控並派機攔截,其中女性戰機飛行員郭文靜上尉和謝蕓梃少校受到了外媒注意。
-
神韻完美至極 醫院院長敬佩藝術總監
2023-02-27 20:38:43新竹惠民醫院院長謝其文,25日晚間,在苗北藝文中心欣賞了美國神韻世界藝術團的第三場演出,他說,神韻演出完美至極,感佩藝術總監,讓台灣觀眾能夠欣賞到國際頂級藝術饗宴。
-
南韓跌出全球10大經濟體 人均GDP也輸台灣
2023-07-13 17:16:19南韓央行週三(12日)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名目GDP為1.67兆美元,排名全球第13名,南韓時隔3年,再次跌出世界前10大經濟體地位,分析指出主因為美元走強、韓元貶值,出口表現不佳也是原因之一,IMF推估今年韓國經濟成長率為1.5%,要重回全球前10大可能性也不高。另外根據數據,2022 GDP台灣排名第21名,亞洲四小龍中僅次於南韓,不過如果以人均GDP計算,台灣2022年人均GDP達到35510美元,南韓為33590美元,這是台灣自2003年以來第一次超越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