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也有免疫檢查點 新研究助用藥治療

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右)與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及全人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左)研究發現免疫檢查點可作為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的生物標誌,可望幫助提供個人化藥物選擇。(圖/台北榮總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2 月 20 日訊】台北榮總、陽明交大共組研究團隊發現,先天性免疫細胞也有免疫檢查點,且可作為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的生物標誌,具體定義患者發炎性體質,更可望幫助提供個人化藥物選擇。

台北榮總醫院、陽明交通大學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並發布新聞稿,發表這個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與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及全人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共組團隊的研究,研究成果在今年2月登上「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封面故事。

陳斯婷表示,過去醫界認為只有後天性免疫細胞才有「免疫檢查點」,多應用於透過關閉後天性免疫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活化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偵測與攻擊能力;但自己在2019年發現,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先天性免疫細胞」也有免疫檢查點NLRP12,證實免疫檢查點概念也可以應用於自體免疫疾病。

團隊觀察為人熟知的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病患NLRP12免疫檢查點的表現,發現68名紅斑性狼瘡病患周邊血液的免疫細胞中,NLRP12表現量明顯低於34名健康成人;疾病活性較高的病患,則可透過治療讓NLRP12表現量逐漸回升。觀察動物模型也發現,紅斑性狼瘡活性會因為NLRP12的缺損而有所上升,與臨床觀察一致。

陳斯婷指出,現在臨床上缺乏可明確反應紅斑性狼瘡患者免疫狀況的生物標誌,這是首度以NLRP12先天免疫檢查點表現量,具體定義紅斑性狼瘡患者的發炎性體質,不僅有助於瞭解病患狀況,也可望成為新的藥物標的。

正在陽明交大臨床醫學所攻讀博士的曹彥博說,紅斑性狼瘡是最具多樣表現而且複雜的風濕病,從輕微的皮膚表徵到嚴重的器官衰竭都有可能。但目前仍缺乏可評估病人對於藥物治療反應的生物標誌,未來可望發展以NLRP12表現量為病患提供個人化藥物選擇。

新聞資料表示,研究團隊包含陽明交大生命科學院分子醫學學程博士班學生曾方禹、趙之偉及國際研究生巴巴馬、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研究助理莊雯婷等多名成員共同參與。並由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提供臨床檢體,病理檢驗部主治醫師葉奕成協助病理切片染色及判讀,中山醫學大學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斯逸協助轉錄因子預測。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