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孩童視力?從「遠視儲備」開始 5圖卡1次搞懂
文:葉立斌(NOW健康)
台灣素有「近視王國」之稱,近年隨著3C產品普及,使兒童近視人數呈現增長的趨勢。教育部在4月底發表統計數據,111學年度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為45.23%。而以年級劃分,國小1年級約有4分之1的學生屬於視力不良,到4年級達到半數,與110學年度的統計相比略佳。為了擺脫近視大國名號,並且預防未來眼睛疾病的發生,衛福部國健署宣導「遠視儲備」觀念,希望能防範幼童近視。
近視不只是近視 了解前先認識眼軸
幼童一旦近視了,成年後有很高的機率變為高度近視,可能使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與黃斑部病變等發生時間提早。家長應積極為孩子作「遠視儲備」,延後近視發生年齡。
在認識近視前,先認識眼軸。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任級主治醫師暨韻珊眼科教育研究基金會董事長劉瑞玲醫師表示,眼睛在正常的時候,是近圓形的結構。然而,多數的近視患者,隨著近視度數持續增加時,眼軸也會不斷增長,導致眼球外層的鞏膜、脈胳膜和視網膜逐漸變薄,當組織延展性超過負荷時,甚至會造成組織微細斷裂。
同時,不同部位若有不同程度的薄化,可能導致眼球變形。此外,脈絡膜是供應眼球後端血流非常重要的組織,當它變薄局部血液循環相對不良,因此視神經和視網膜上神經元細胞的養分供應以及新陳代謝產物的排除就產生障礙。
劉瑞玲醫師表示,高度近視眼容易產生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青光眼和早發性白內障等併發症。除了白內障所造成的視力不良是可經由手術治療恢復以外,視網膜和青光眼的併發症,可能造成不可逆性的視覺喪失;且高度近視眼執行白內障相關手術之風險較大。劉瑞玲醫師強調,眼軸增長的結構性異常,無法在近視雷射手術後獲得改善,降低近視併發症的風險。
3C保姆日益增加 國家棟樑的視力危機
劉瑞玲醫師曾在記者會分享,父母常將手機丟給孩子看影片、玩遊戲,「3C保母」文化令她感到相當憂心。劉瑞玲曾擔任台北市政府醫療顧問,期間進行的高度近視防治計劃中,針對7,376位小學2年級學童追蹤1年後,發現有1,856位學童近視度數增加。分析發生近視的不利因素包括:在研究初期有較少的遠視(遠視儲備少)、雙親都有近視,以及放學後在安親班的時間每週超過5小時;而住在郊區以及放學後每天有超過30分鐘的戶外活動時間的學童,則比較不容易產生近視。
散瞳劑與角膜塑型片 我的孩子該選哪1項?
初步針對近視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角膜塑型片,以及近年發展出來的治療性眼鏡和隱形眼鏡,其效果依出現次序遞減:「藥物→角膜塑型片→治療性眼鏡和隱形眼鏡」,這些治療方法都是必須由專業眼科醫師來評估和執行。
劉瑞玲醫師表示,這幾年來眼科醫學會一直持續在和相關單位溝通,希望政策決策者能夠清楚了解:佩戴具有輔具功能的眼鏡,只可以幫助當下眼睛看得清楚,但是對於減緩近視度數增加是沒有幫助的。因此在成年之前的年輕族群,他們的近視問題不只是配眼鏡,如果度數正在增加,一定要找眼科醫師治療。
不少孩童在近視發生時,眼科醫師都會請他們點散瞳劑。劉瑞玲醫師解釋,散瞳劑醫學名稱是「睫狀肌鬆弛劑」,其中亞托平是減緩近視度數相當有效的藥物,但有瞳孔放大與弱化調視功能的副作用。早期使用的亞托平藥水濃度為1%,現今學者發現濃度降低也可延緩近視度數增加,雖然效果略減但副作用也少。目前0.1%為多數孩童能接受以及副作用低的平衡選擇。
角膜塑型片很潮 但沒妥善配戴恐造成嚴重後果
近期比較常聽說的新選擇為「角膜塑型片」,業者稱可幫助孩子降低300到600度,可視為非手術矯正的利器。劉瑞玲醫師解釋,角膜塑形片在減緩近視度數增加的效果僅次於亞托平藥水。對於無法接受亞托平藥水副作用的學童,是可以考慮。
然衛福部規定:「若已年滿9歲,則可以考慮使用角膜塑型片」。缺點是可能造成角膜上皮缺損、甚至角膜潰瘍。因此在佩戴之前都要先確認家長能夠負起責任督促孩童或幫助孩童正確使用以及保養鏡片。
劉瑞玲醫師表示,角膜塑型片要戴在角膜上,如果眼表面有睫毛倒插、眼瞼發炎、 過敏性結膜炎或淚液不均勻,可能不易戴上角膜塑型片,發生併發症機率較大。通常使用前須要一段時間教育使用方式,年紀太小難以執行,可能造成角膜上皮缺損,嚴重時造成角膜潰瘍,最嚴重的話,角膜有可能「溶解」,也就是失去角膜,雖不多見,仍凸顯出依照指引謹慎使用鏡片的重要性。
幫幼童做遠視儲備很重要 免得走向高度近視後果
家長如果想防範孩子近視,記得先幫孩子做遠視儲備。多數人天生就有飛行員般的優秀視力,嬰幼兒的眼睛具備生理性遠視,可抵抗近視的發生。遠視就像是存款,讓學童不會太早走向「高度近視」的債台高築。
醫師提醒,在20世紀的現代醫學研究顯示人類的眼球發育為:0到3歲嬰幼兒應有150度到200度的遠視度數;4到6歲幼兒應有100度到200度的遠視度數;7到8歲應有100度的遠視度數,而9到12歲則至少應有50度以上的遠視度數。
衛福部向家長提醒6項作法,幫助學童維護視力:每日戶外活動時間120分鐘以上;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2歲以下避免看螢幕,大於2歲每日不超過1小時;早睡早起充分休息;營養均衡、天天5蔬果;每年1到2次定時檢查視力。
政府可以這樣推廣「遠視儲備」 家長認知多1分
你是透過什麼方式得知「遠視儲備」的?目前國健署的遠視儲備推廣相當積極,透過網路新聞、社群或衛教手冊等方式推廣,為了讓更多人得知此事,劉瑞玲醫師建議,政府可從從5個面向進行推廣:
▸面向1:從懷孕的母親開始,可以在媽媽手冊等相關文宣上,給予衛教知識,讓父母知道預防近視的重要,更是要從嬰兒出生開始留意。大致上的建議內容有:3歲前不讓幼童接觸平板和手機、從小養成經常從事戶外活動的習慣,以及學習閱讀書本時注意眼睛和物體的距離,且每次不超過30分鐘等。這樣能幫助小孩在成長後仍能保有良好的視覺功能和競爭能力、因為視障對於生活品質甚至工作能力各方面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面向2:在兒童的疫苗注射登記或相關手冊加上如何預防近視發生的注意事項。
▸面向3:可以深入民間的月子中心,宣傳如何幫助幼兒不要發生近視的正確觀念與注意事項。
▸面向4:向幼兒園、小學、中學、甚至安親班的教師,宣傳如何幫助小孩預防近視的發生,或一旦發生如何延緩近視惡化的正確觀念、注意事項和治療方法,並將這些知識傳輸給所有的學生與家長。
▸面向5: 積極鼓勵學童在下課時間走出教室到戶外活動,或從制度面制定上下午各有1次為時較長的下課時間,鼓勵師長利用時間舉辦戶外活動。
核稿編輯:連慧婷(NOW健康)
相關新聞
-
眼過勞成視力殺手 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恐失明
2018-04-13 14:52:25一名59歲邱女士,雙眼近視度數超過1000度,造成視力逐步惡化,前往雙和醫院眼科就診後發現右眼產生黃斑前膜,左眼罹患「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產生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mCNV),雙眼視力都降至0.2以下,影響生活甚鉅。日前接受左眼眼內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注射手術治療,日後右眼也將接受黃斑前膜移除手術,目前仍須定期回診追蹤,確保視力不再惡化。
-
近視的人不會得老花?眼科醫師破解迷思
2019-05-24 17:40:21近年來3C產品普及化,影響了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老花已有年輕化趨勢。長時間緊盯螢幕、低頭族、睡前關燈滑手機等過度用眼族,不少在35歲之後就已視茫茫加入老花行列,出現看近或看小字吃力、光線昏暗時看不清、眼睛易疲勞痠澀等老花症狀。
-
角膜塑型片矯正視力 眼科醫師:這些人要三思
2019-04-24 15:54:07現今網路普及,手機、平版等3C產品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視力保健的殺手。小學生近視比率居高不下,部分家長選擇讓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不過,眼科醫師提醒,家長務必協助鏡片清潔工作,以減少角膜感染及受傷的風險。
-
暑假別讓孩子當3C宅 多走出戶外防近視
2019-07-09 18:42:58暑假期間許多孩子會窩在家裡打電動、滑手機,專家提醒家長,應多讓孩子至戶外走走,因為戶外光線刺激視網膜會促成人體生成多巴胺,可藉此阻止眼球橫向拉長,進而預防近視。
-
6歲以下視力問題 須至眼科就診驗光
2018-01-16 16:08:54許多家長將手機、平版電腦當成育兒小幫手,以致國內幼兒視力問題越來越嚴重,專家指出,6歲以下兒童如有視力不清等情形,應前往眼科就診及驗光,不可直接至眼鏡行驗光、配鏡。
-
孩子矯正近視不能等 及早控制避免度數加深
2018-05-22 18:22:21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門診中很常遇到家長問:「點散瞳劑和戴角膜塑型片,哪一種對近視控制比較有幫助?」陳逸川說,其實兩者皆有幫助,效果也都不錯,但濃度越高的散瞳劑其抑制近視的效果會越強,副作用也越大(如:畏光、看近吃力),這對孩童的生活來說相當不便。如果小朋友無法配合,建議改用選擇其它方式。
-
預防近視 眼科醫師:多到戶外走走
2018-05-07 18:30:41課業壓力沉重、手機平板不離身又缺少運動,已然成為許多學子的生活常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我國約有9成的國三學生有近視,僅有1成視力正常,不用戴眼鏡。專家建議,多讓孩子至戶外走走,即使在走廊或樹蔭下活動,也可預防近視。
-
服用登山藥近視飆升破千度 竟是藥物過敏惹禍!
2020-12-17 18:39:111名38歲的黃先生,在服用高山症藥物後視力逐漸模糊,至眼鏡行測量視力竟飆升至1,100度,就醫後診斷為高山症,但有爬過更高山的黃先生心有存疑,換間醫院就診後發現為藥物過敏,在藥物治療1周後終於恢復視力。
-
孩子近視怎辦?除了散瞳劑外另有角膜塑型片可選
2021-04-29 19:37:28散瞳劑常用於治療近視,其正式名稱為「睫狀肌鬆弛劑」,主要作用是讓緊繃的睫狀肌放鬆,讓假性近視回復正常,陳逸川說明,睫狀肌有調節焦距的作用,當孩子因為睫狀肌緊繃時,便會產生假性近視,若沒有立即治療,久了就會真的近視。通常眼科醫師會讓孩子使用散瞳劑來控制假性近視,透過放鬆睫狀肌來緩和假性近視,缺點是瞳孔會隨睫狀肌的放鬆而放大,眼睛接收到的紫外線會增加,有時候常常會讓小朋友感到畏光不舒服。
-
疫情改線上課程加深近視度數 減輕視力惡化方法有這些
2021-06-11 22:45:12近日因為疫情大爆發,全台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均改為線上課程,加上居家防疫政策,大幅減少戶外活動,許多學童紛紛出現眼睛乾澀、不舒服等症狀。晶盈眼科診所醫師陳逸川指出,原先有在點散瞳劑的學童回診檢查視力時,多有近視度數加深的趨勢,因此呼籲師長能多提醒學童保持正確的用眼觀念,若發現近視加深,務必盡早治療。
-
WHO下修高度近視為500度 不及早控制這些眼疾恐發生
2021-02-26 16:06:27晶盈眼科診所醫師莊宗憲指出,國內學童近視比率高,除了遺傳基因之外,主要與提早接觸3C產品與學習習慣大有關係,家長應多留意孩童用眼環境、適度限制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戶外活動與定期視力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矯治,以避免近視度數快速飆升。孩童近視若無好好控制,每年近視度數可能快速成長100至150度,不可不慎。
-
開學視力檢查近視度數暴增 疫情期間用眼習慣改變惹禍
2021-10-29 21:32:33自今(2021)年5月中旬疫情爆發以來,無論學童年齡大小,都必須適應突如其來的防疫應變措施——線上課程,疫情趨緩後,9月開學逐漸回歸正軌,校內進行了例行的視力檢查後發現,許多學童近視的狀況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快速惡化,甚至還有原本正常視力的學童近視度數增加到將近200度,嚇壞家長。
-
學童放寒假在家長時間黏3C 如何控制近視不飆升
2022-01-25 18:39:08因應本土疫情,許多學校提早放寒假,爸媽也都取消出遊的行程,這讓孩子們在寒假期間,很難避免3C產品的接觸。眼科醫師朱智盟觀察,現今學童人手1機,長時間用眼機率大增,想要減緩近視的速度,除了做好預防工作,還可以採取積極態度,客製化角膜塑型片來防堵近視度數加深。
-
近視1年平均超過這幅度 日後高度近視演變眼疾風險高
2021-02-18 15:04:27造成近視的原因,醫界普遍認為與先天和後天皆有相關。眼科醫師指出,根據臨床研究發現,雙親中1人為高度近視(600度以上),子女日後罹患高度近視的機率約5成;若雙親皆高度近視,子女罹患近視比例達9成以上。然而遺傳病並非唯一因素,合併後天用眼習慣不佳、坐姿不良、加上現代學童過早接觸且長時間使用3C產品,都是導致近視攀升的速度加快、度數愈深的關鍵。
-
眼睛眨不停有異物感是過敏?乾眼?也可能這裡出問題
2021-01-14 17:44:2334歲男性,平日工作以文書作業為主,眼睛長期盯著電腦,常常覺得有異物感、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視力模糊。到一般診所檢查,醫生診斷為乾眼症,請他平時點人工淚液緩解;但這2年來,眨眼頻率不但大增,異物感以及視力模糊越來越常發生,即使都已經採用自體血清眼藥水也沒有改善。
-
開小夜燈睡覺 寶寶長大容易近視?
2018-04-24 21:44:34家裡小朋友會開燈睡覺嗎?也許他怕黑,但這可能會增加他未來近視的風險,美國研究指出,當兒童看著大燈睡著時,近視比例高達55%,如果在全黑的狀態下睡覺,比例只剩下10%,值得家長重視。
-
青光眼症狀不明顯 2020年全球罹患人數恐破8千萬
2019-03-08 14:34:50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研究報告顯示隨著人口老化,2020年全球的青光眼患者可能達8000萬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預估2020年時將突破45萬人。
-
視野漸漸變窄?恐是青光眼視野缺損
2017-11-27 16:45:50衛福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約有34萬人,確診時大都到了中晚期,調查也發現,大多數民眾認為,只有眼壓高的人才會罹患青光眼,但並非如此,也有「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眼壓正常卻罹患青光眼。
-
中國近視人口比例居世界首位
2010-10-27 23:01:48中國近視人口普遍呈現低齡化和城市化
-
打桌球視力變好?醫師說對「這症狀」有效
2018-03-27 21:55:36打桌球真的視力會變好嗎?在台北就有桌球教室,打出口號,說打桌球就能夠防止近視,真有這麼厲害嗎?眼科醫生說,打桌球防止近視,只能把相對的時間,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但打桌球真的能防止老花眼惡化,因為在追球的同時,睫狀肌能適時調節,延緩視力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