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近萬個大規模崩塌潛勢區 水保教育刻不容緩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0 月 13 日訊】歡迎回來,週五(13日)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台中科學博物館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環境教育、永續發展等議題上,有更密切的合作。而打頭陣的活動,就是在台中科博館舉辦的「農村水保嘉年華」,希望藉此,讓民眾更了解水土保持及環境永續等相關知識。

    秀出簽了名的合作備忘錄,農村發展水保署與台中科學博物館?,宣布將在環境教育、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等議題,更密切合作。雙方合作深化,以「農村水保嘉年華」活動劃開序幕。

    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焦傳金:「我們希望簽訂了今天這個MOU之後,能夠加深加廣彼此之間的合作,那我們一起合作來為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永續大地,一起來努力。」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署長 李鎮洋:「借用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專業,把我們水土保持,或者是農村的知識,能夠轉化成這個教育的一個資源或教育的一個形態。」

    深耕永續大地及水土保持思維,刻不容緩。因為台灣有超過七成面積是山地及丘陵,且位處地震帶及颱風主要通過路徑上,容易出現複合型災害。根據水保署資料顯示,台灣目前已統計有9,848個地區,為大規模崩塌發生潛勢區,其中又有98處,是防減災計畫執行優先辦理區。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署長 李鎮洋:「先選出34個風險最大的(地區),先做一個調查研究,然後去整合出它(崩塌潛勢)的相關的一些相關性,那麼後來34個研究完之後,覺得還不夠,又增加到98個。到115年的時候,我們這98個裡面希望能夠(更即時)發布警訊。」

    向民眾推動永續大地概念,這次的嘉年華活動,也邀請超過70個教育單位參與、展示超過30個成果主題攤位,並且有繪本故事互動及水保行動劇團表演等,要讓到場的親子民眾,更容易認識水土保持相關知識。?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黃彥菱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