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琉球野放海龜 推生態路燈及近岸減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7 月 17 日訊】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5日南下屏東小琉球,參加海委會舉辦的活動,以實際行動前往沙灘野放海龜,宣示友善海洋環境。

    野放的G125海龜回到自己熟悉的海域,努力地爬呀爬,在眾人的目送下游向大海,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說,期望能連結世界,讓更多人看到台灣對於海洋生態保育的努力。

    海洋委員會主委 管碧玲:「(G125海龜)那是在小琉球救到的海龜,送到海生館去醫療180多天,今天謝謝海生館,終於把牠治好了,把牠送回到小琉球要野放牠,這些事件都告訴我們海洋保育非常重要。」

    行政院副院長 鄭麗君:「這個法(海洋保育法)推動之後,我們就可以來更進一步的展望,我們來落實對於海洋環境生態的保護,我們來對於生物多樣性來積極的我們來復育,來保育,我們也能夠來進一步來創造健康的海洋的環境。」

    海保署在2024年5月24日公告「海龜保育計畫」,以台灣周邊的海域成為覓食海龜的庇護所、保有海龜產卵沙灘及永續繁衍的族群量為計劃目標。這次野放活動,還安排小小巡查員受贈儀式及打造友善海洋生物環境的宣誓,將海洋保育觀念從小扎根。

    全德國小小巡查員:「就是晚上和朋友一起去看母龜有沒有上來生蛋。」

    琉球國小小巡查員:「警告遊客不要開白光照在沙灘上,會干擾到海龜。」

    根據琉球鄉公所調查,小琉球周邊海域大約有1千多隻海龜在活動,未來海委會會持續進行產卵母龜監測調查,積極改善沙灘周圍的路燈,可能會影響母龜上岸產卵意願及造成孵化稚龜迷航情形,並呼籲各類船隻若進入小琉球海岸1浬範圍內需降速行駛,以確保海龜安全。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台灣屏東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