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缺乏社會監督 故宮問題頻出

【新唐人2011年8月23日訊】從今年5月份開始,北京故宮博物院爆出「十重門」醜聞,包括展品失竊、宋代哥窯瓷器損壞、私拍文物到文化建福宮成為私人會所等等,大陸學者指出,現行體制內,缺乏社會監督,是導致故宮問題頻出的主要原因。

北京故宮博物院爆出一連串醜聞,暴露了平時內部管理的漏洞與行政制度的鬆散。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指出,故宮的問題以前就存在,現在才引起關注。

張曉明:「像故宮這樣的頂極文保單位,它的級別很高,在傳統體制內,一般社會沒辦法對它進行監督,也確實應該推動它的改革嘛。」

據了解,在國外,公立博物館大多設有監督機制並且接受評鑑,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受大眾文化媒體及政府的監督,按照相關法規規定行事。

張曉明:「應該建立起社會管理機制,需要更多的第三方評估的機制,增加社會參與度,不能關起門來自說自話,它比如說:公共財政的使用情況,應該定期向社會公布,要允許社會的相關主管機構去查。」

自五月以來,故宮陸續發生包括:「失竊門」齋宮展品被盜、「錯字門」錦旗上出現錯字、「哥窯門」宋代瓷器被檢測員摔碎、「屏風門」舊藏木製屏風被水浸泡、 「古籍門」官方出版物上記錄有誤。「會所門」建福宮淪為私人會所、「拍賣門」私自拍賣館藏文物、「瞞報門」人為損壞館藏文物不報、「封口門」勾結導遊掩蓋 私分門票、「逃稅門」非法經營各類展覽涉嫌逃稅。

新唐人記者詹雅蓉、特約記者楊正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