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京劇五十年 傳統技藝台生根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2月27日訊】中共滲透台灣媒體,引發學界關注,不只媒體言論環境,中共對台文化統戰的腳步,已經是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顯得越來越快速。越來越多的兩岸文化交流,不斷在台面上與台面下進行著,但兩岸到底要進行什麼樣的文化交流?接下來的專題報導,我們就從京劇開始,帶您看到,為何發源於中國北京的京劇,反而在台灣找到了落地生根的土壤,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台灣可以保存這個起源於十九 世紀的傳統技藝?我們的專題報導。

頂著鳳冠,優雅拿扇,知名京劇劇目《貴妃醉酒》,飾演程蝶衣的張國榮,將楊貴妃內心的萬端愁緒,透過眼神唱腔,展露無遺。而看似華麗的鳳冠霞披外表,卻是 如假包換的男兒身。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系主任 萬裕民:「我們的上一輩,教學的老師,幾乎都是男老師在教武旦,所以你就可以從這邊知道,那時候的女孩子,是不能來學戲 的。」

早期封建社會的年代,男尊女卑的既定觀念,也間接影響京劇的角色扮演,生、旦、淨、丑,四個行當之中,賦予女性特色的旦角,最終還是由男性擔任。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系主任 萬裕民:「每一個行當,隔行如隔山,所以當你要再去學的時候,只有再說,比較一個特殊的場合,是反串,他不可以混淆,因為他 的動作,他的唱腔,他的身段,都是截然不同的。」

一談到京劇,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她是,萬裕民,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系主任。提起台灣與京劇的接觸,大約在民國36年,台灣京劇演員顧正秋,率領 顧劇團來台演出,引起熱烈迴響,十年後,有山東梅蘭芳之稱的王振祖,在北投創立復興劇校,而萬裕民就是排行「興」字輩的畢業學生。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系主任 萬裕民:「雖然我們的校長是男生去學旦角,但是從他那個時候,創辦學校的時候,就沒有再讓男生去學旦角,就歸回你原來的本位 了,你是男生就學男生,妳是女生就學女生。」

墊起腳尖,繞圈行走,左手拿馬鞭,右手執鋼鞭,身背靠旗的武旦,準備向前方軍隊迎戰。流暢到位的動作,是平時苦練基本功的成果,每天早上五點半的 必修晨操,以及學術並進的專業課程,對別人來說,可能辛苦,但對這些年齡不到18歲的同學來說,只有不斷向前。

京劇學系學生 余季柔:「興趣,所以就肯練。」

京劇學系學生 方姿懿:「因為藝術的路永無止境,怎麼練都沒有辦法練到最好,所以要一直持續。」

京劇學系學生 歐陽霆:「傳統其實很美,包括一招一式,任何一個功法,都有他的道理在,所以我覺得傳統,是一個很棒、很棒的,就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好的寶 物。」

不過,這份寶物,京劇,曾一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嚴重摧殘,中共打著「破四舊、立四新」的旗幟,靠著剷除舊文化之名,對京劇演藝工作者,加以迫害,並 在他們身上,貼有「反動派」的標籤,進行批鬥。

電影《霸王別姬》對白:「你當今兒是小人作亂,禍從天降。不是!不對!是咱們自個一步一步走到這步田地來的。報應!我早就不是東西了,可你楚霸王也跪下來 求饒了!那京戲它能不亡嗎?能不亡嗎?報應!報應!」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系主任 萬裕民:「文革的那個時代,讓他們真的是非常心痛,因為他們的父母親,都曾經,因為文革所以被鬥爭,所以他們想到那一塊面, 心情就非常傷痛,那同樣的在文革的時候,蹻在那個時後就沒有了。」

京劇,原本應該讓中國人引以為傲,卻在共產黨無理的政治手段下,消失殆盡。而這一雙,就是萬裕民口中的「蹻」,像三寸金蓮的特製鞋,她表示,現在 只剩下台灣,仍堅持培育人才。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系主任 萬裕民:「蹻的藝術,就像芭蕾一樣,所以它仍然是挺挺玉立,站在舞台上,它並不是一個,不可以表演,或者因為受了文革的影 響,然後把這樣一個,那麼有價值的一門藝術,把它取消了,讓我們非常感到,會心痛,所以目前台灣還是在繼續培育,有關於蹻功的這一門,相關的一些,傳統戲 曲的表演。」

曾經有專家說,中國的傳統京劇,之所以能夠流傳發展,是在於京劇特有的靈魂與基礎,如今,時光流轉,讓瀕臨失傳的文化技藝,反而在台灣找到了,落地生根的 土壤。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系主任 萬裕民:「我覺得是需要去再繼續保存的,這是我們現在,我們這一輩的一些,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應該要承擔的一些,傳承給我們 下一代。」

近年來,儘管台灣的京劇人才,出現嚴重的斷層現象,不過,萬裕民仍舊樂觀看待,她說,因為我們身在自由的民主寶島,台灣。

文字撰稿:李晶晶

攝影後製:阜東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