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推玉米契作 助農民收益提高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3月14日訊】過去農民種植的玉米收成時,只能任憑中盤商殺價,收入不穩定;現在農委會有不同做法,除了鼓勵農民利用休耕的農地來種植玉米外,還辦理契作收購,又在學甲地區建置乾燥中心,嘉惠農民。

農民把玉米的外皮扒掉,再放入烘乾機內,之後就進行機械化的運作。

農委會數據表示,台南地區102年2期耕作推廣面積達4,180公頃,其中學甲地區840公頃,較101年增加約500公頃。

農民每公頃收益約達6.3萬元,遠高於休耕給付4.5萬元,農民如果持續栽種,就不用擔心有收入不穩的情形。

農會代表:

「契作就是保證價格,農民種下去的五穀(農作物)有銷路,可以固定(生產的農作物)有多少價格,只要農民種植農作物產量好一些,就有錢可以收入。 」

農糧署署長 李蒼郎:

「一公斤都固定9元以上,若賣出的價錢超過9元,9成又會回饋給農民。例如若賣10元,農民就會得到9.9元,農民的收入就會增加。」

學甲地區因為種植硬質玉 米面積較大,為了配合產量增加,採收後需要烘乾,農委會特別設置乾燥中心,供學甲及其他鄰近地區使用。

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保基:

「學甲玉米耕作的面積在附近這幾個地區裡面算是相當大的,一年可以有5400公噸的玉米收入,對農民當然可以省到乾燥的工,以及受到環境氣候影響的風險。 」

國產硬質玉米新鮮質量優,更有契作保證,及乾燥省工機械化的幫助,讓農民所種植的玉米產銷無虞。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金吉 謝淑芬 台灣台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