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栗子「蘋婆」 四五年級生懷舊零嘴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9月1日訊】您吃過口感像糖炒栗子的「蘋婆」嗎?紅豔筴果包著黑殼果實的「蘋婆」,圓溜溜的果實,像極了「鳳眼」,所以又稱為「鳳眼果」。炒熟吃,口感香甜,在台灣,早年物資缺乏的年代,是四、五年級生懷念的童年零嘴。透過鏡頭帶您去嚐鮮。

    外型豔紅亮眼的「鳳眼果」,包著黑殼果實,蛋黃色的果肉,香甜鬆軟,吃起來像糖炒栗子,又像鬆軟的蛋黃,這可是四、五年級懷念的童年美味呢!

    果農的女兒 蔡芳茜:「(吃起來)很像栗子,可是它外面有一層皮,會脆脆的。」

    果農 蔡敏卿:「比較Q一點,這個可以當零食吃,也可以做菜,燉排骨。還沒好的時候,那個籽是白色的,好(熟)了以後,才變成黑色的,看起來是不是有像鳳眼,所以又稱為「鳳眼果」的原因就是這個樣子。」

    現在正值「蘋婆」盛產期,要採收「蘋婆」時,可是有訣竅的。

    果農 蔡敏卿:「大部分都是連這個殼一起(採),如果你把這個殼剝掉的話,只有(採)這個籽,(籽)合在一起的話,裡面那種酵素結合的話,很快就會發酵;要趕快吃掉,不然放久了以後,裡面就會熟掉。」

    原本是果農用來防風的「蘋婆樹」,由於口感好,加上產量稀少,近年來,身價水漲船高,價格每台斤上看100元。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