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在每年陽曆11月22日前後,視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為小雪。曆書記載:「斗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此時氣溫下降,氣層溫度逐漸降到0℃以下,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中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於不再有雨,彩虹便不會出了;由於天空中陽氣上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中國東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強冷空氣影響時,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小雪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開始進入冬季管理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小雪節氣要加強越冬作物的田間管理,促進三麥苗生長,以便安全越冬。人們要注意寒潮及強冷空氣降溫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中國民間還流傳著「小雪對小暑」,「大雪對大暑」的說法。意思是說小雪前後出現的天氣與小暑前後的天氣相對應,如廣西有「小雪落了雪,小暑有乾旱;小雪下了雨,小暑不幹旱」等等。
養生方面,此時節的飲食調養不容忽視。醫學大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說:「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華中地區和北方大部分地區,大白菜是冬季的主菜。白菜燉豆腐、粉絲等可以說是大眾最喜愛的家常菜之一。「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冬季也是吃蓮藕的大好時機,現代營養學認為蓮藕是含鐵量較高,且又含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的食物,故對糖尿病等一切體虛之人頗為適宜。
為避免血液黏稠,此節氣可吃些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紅心蘿蔔等。也適宜吃一些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蔔等。還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如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注意適量)、核桃、黑芝麻、黑豆等。在食物的烹調上可以多燉食,保持營養較少流失,尤其適宜多食熱粥,如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冬季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因此要養精蓄銳,為第二年春天做準備。早臥晚起,睡眠充足。外出時,體質弱的人最好穿高領而且護腰的服裝。注意腳部的保暖,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中國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注意背部保暖,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天冷也要注意通風。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小時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20多昇,所以要經常開窗換氣。
管子云:「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懮則失紀,怒則失端,懮悲喜怒,道乃無處。」小雪節氣中,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抑鬱癥。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節喜制怒,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多聽音樂,讓那美妙的旋律為你增添生活中的樂趣。清代醫學家吳尚說過:「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
古人云:「靜者壽,躁者夭。」精神安和,謹守虛無,心神寧靜,暢達情志,使精氣神內守而不失散,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就能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淺雪白霜,落葉滿地,花時已逝。偶有陽光燦爛之時,看見許多小鳥在辛苦地覓食。在北方,屋外寒風凜冽,室內溫暖如春。珍惜每一寸光陰,努力學習,認真工作,一年將逝,願你我收穫丰盈,笑對寒冬!
資料: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