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同溫層 網路社群媒體的進步與封閉|新聞最聚焦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4 月 08 日訊】近年網路界,興起一個新的熱門關鍵字,叫做「同溫層」,原先是指大氣層中,不會垂直流動的氣候現象, 如今泛指網路上,民眾因為平常接觸到的網路資訊都很同質,形成一個又一個特殊的小眾群體,有專家就認為,同溫層,象徵了網路世代的現況,尤其媒體追逐「點擊量」、以及「社群平台粉絲數量」的現象,也值得我們,省思討論。 

台灣人是世界第一的「低頭族」,平均每天滑手機3.28小時,其中又以社交通訊類APP最受歡迎,佔整體的80.9%。前五名熱門App,分別是LINE、facebook、YouTube、WeChat、Instagram。

點進社群平台(臉書、Line等等)動態資訊,除了自己家人、好友的動態消息,最讓民眾流連忘返的,就是各種網文、直播、有趣影片,特別的是,幾乎每每都能命中喜好要害,讓人不知不覺點下去,看到完! 

民眾 續先生:「 現在可能它的演算法,畢竟是我想要看的資訊嘛,所以如果它就是自動跳出來的話,那我有興趣當然就會點進去看。」 

民眾 陳小姐:「就是我的資料被它蒐集了,就是它會出現我很感興趣的東西。」 

如此精準傳遞訊息,關鍵就在網路平台背後看不見的手,臉書、Google使用演算法,蒐集使用者數據後,針對不同TA對象,提供感興趣文章,但與此同時,排列好的動態新聞、直播資訊,也恰巧成了自由網路世界的一道,看不見的隱形牆。 

世新大學企管系專任助理教授 林建江:「它要讓它的客戶,留在它的平台上面,它就勢必要餵給客戶相關,或者對客戶來說,他覺得他很熟悉,他很習慣的訊息。那演算法它現在其實是無所不在的,那平台為了要賺錢,它勢必需要用這樣的方式,讓受眾待在這個平台上,感覺到非常的舒適。」 

「同溫層」,原先是指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因為氣流保持水平方向流動,較少垂直流動,衍生為泛指,網路資訊時代下,民眾雖然接觸的資訊管道、內容豐富化,然而事實上,每天看到的,都是愛看,熟悉,而且不會陌生的資訊,無形之中,視野反而變得狹隘。

民眾 陳小姐:「在我的臉書的頁面上,其實出現的東西,都還滿一樣,或是重複性很高。」 

民眾 林先生:「有,就是意見就是比較偏向沒有分歧的感覺,新聞播報也會變成,就是感覺很多新聞,都長得很像。」 

世新大學企管系專任助理教授 林建江:「這就是非常奇怪的狀況,就大家都覺得,啊,一定怎麼樣,但實際上是因為,你只看到這一面的地球,或者你只看到這一面的事實。越常看到它,它就越常出現在你的塗鴉牆上面,所以這是你自己造成的,說實在是自己造成的。」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歐素華:「 我的理解是說,有利有弊,利的角度是說,慢慢的如果你是某些專業的工作者,這些專業社群有助於你有效的吸收,這些專業的知識。反面來看的話,缺點會在哪理?他自然會形成說,所謂的隔差,溫度的隔差,同一個社群的人,可能無法去理解,另外一個社群的想法。 」 
 
包括Google、Instagram都導入演算法設計,以臉書平台為例,貼文內容決定,被多少人看到的關鍵,除了包括按讚、留言、分享之外,頁面停留時間,連結點擊率都是指標。演算法也決定,該貼文資訊,是否會推播給其他人,從同溫層效應,引申的是,媒體產業的巨大變化。 

Qsearch事務發展總監 蔡汶成:「其實現在是資訊太多了,反而是大家,消費者有點負荷不了,資訊的消費者有點負荷不了,所以自然會去做快速的選擇和逃離,就是說哪些資訊,他覺得不需要,他可能會快速的跳過,對於廣告也是這樣子。進到這些別人的平台,就有點像進到通路一樣,你是沒辦法在超商,決定說你要在貨架的哪一層,或者說你要用合約來談的,那這樣子資訊的,優先順序就可能會有差異。」 

登入網路流量分析網站SimilarWeb,輸入台灣各大媒體網站網址,不難發現,社群平台的流量占比,普遍高達該媒體網站總流量的30%到70%,甚至部分媒體高達90%的流量,都是來自社群平台,網路流量多寡,按讚互動數量,成為網路世代新的媒體效益KPI,直接跟廣告收益掛勾。

為了衝刺點擊量按讚數,各種新奇影片、可愛寵物影音,博盡版面,美女直播,成為當紅炸子雞,當大眾媒體迎合受眾者分眾喜好,是否也反過來蠶食既有的新聞價值?引起反思。 

世新大學企管系專任助理教授 林建江:「照理來說,(溝通)應該是雙向的對不對?可是媒體真的有雙向嗎?那消費者按讚了,你就覺得是雙向了,我們每次都在跟小朋友講,你點我臉書的讚,意思是閱。那如果它只是閱,代表的是甚麼?你有給他造成價值嗎?或者是他有給你甚麼價值嗎?」 

Qsearch事務發展總監 蔡汶成:「我覺得KPI現在的訂定,可能是為了服務客戶,尤其是廣告客戶,或者說為了跟其他人競爭。說好今天我的流量是要增長到一定的數字,那我這樣子才對廣告主比較好說話。你看這個KPI,是服務廣告主,還是做一個量而已?那實際上,到底讀者這邊,閱聽眾這邊,到底是怎麼樣被服務的呢?其實可能探討的比較少。」 

有人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網路同溫層世代興起,代表一成不變的大眾消失,轉為無數的小眾與分眾圈,媒體定位與扮演角色也出現變化。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歐素華:「過去大眾媒體,一直扮演,就是從上到下,傳播知識,或是教育大眾的一個角色,那現在這種分群的現象,那傳統媒體的角色要怎麼扮演,那我會這樣重新定義,我會認為,包括現在的,未來的記者,會越來越像所謂的知識中介者,叫做Knowledge brokers,他必須設法去找到不同族群,一些重要的議題,然後有效的轉譯給其他社群知道。媒體在這個時代,就是比較屬於多元聲音,然後有點八卦的時代,坦白說,我們要付的知識的這種引導力量更大,那也能夠突顯專業的新聞工作者的價值。越是這個時候,我覺得越是要鼓勵專業,資深的記者要出來。」 

不可否認,網路社群數量、網站流量,都是衡量影響力的重要關鍵,而媒體是否能謹守中心價值,針對受眾者,重新思考自身定位,才能不被點擊量的迷思沖昏頭。 

Qsearch事務發展總監 蔡汶成:「 就說如何去針對性的服務,針對一群特定的受眾去服務他,去傳遞他需要的資訊。去了解這些受眾要什麼,所以在做量的同時,可能要去思考質的部分,不然接下來可能會被,淘汰,或被剛剛有說的嘛,就是緊箍咒這樣的存在,就是說今天你被通路掌握,你的資訊傳遞權,你自己沒辦法知道說,怎麼去做一個最優化的你的資訊傳遞。」 

網路同溫層的出現,象徵主流退位,小眾、分眾崛起,包括數位行銷方式、媒體產業也都跟著帶來劇烈變化,在自由的網路世界中,或許就像雙面刃,值得產業界、社會大眾一同思考。 

文字採訪:沈唯同 
攝影剪輯:高健倫 陳輝堯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