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棄選黨魁淡出政壇 鐵娘子時代將落幕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10 月 30 日訊】歡迎回來。被稱為「德國鐵娘子」的梅克爾,擔任德國總理13年,昨天(29日)宣佈,今年12月將不角逐不角逐她所領導的基民黨黨魁,也不再參選下任總理。這也代表著,歐洲的「梅克爾時代」即將畫下句點。
德國總理 梅克爾:「在2021年的聯邦選舉,我將不再擔任總理候選人,也不擔任聯邦議院的候選人;和由於協定的緣故,我將不尋求任何進一步的政治職位。」
宣佈總理任期卸任後,2021年要從政壇謝幕。梅克爾13年德國總理的生涯中,不僅在德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她更是歐盟的主要領導者。
梅克爾的宣佈意味著她即將退出政壇、德國「鐵娘子時代」的結束,她從2005年開始擔任德國總理,那時的法國總統是席哈克(Jacques Chirac)、英國首相則是布萊爾(Tony Blair)、美國總統還是小布希(George W. Bush);並也自2000年起一直擔任基民黨黨魁至今。
路透社柏林首席記者卡雷爾(Paul Carrel):「事實上,最近的上個月她說她自己,她覺得總理、總理職位,基督教民主聯盟(CDU)與基督教民主黨的主席,應該是同一人來掌握;所以情況似乎迫使她作出這一決定。」
黑森(Hesse)與巴伐利亞兩邦選舉失利,鐵票生鏽,梅克爾擔負起政治責任;在這兩個州,梅克爾的執政聯盟慘敗,得票率都下跌超過10%。而反移民難民的右派政黨德國選擇黨則人氣竄升,進入州議會。
德國總理 梅克爾:「通過這一決定,我努力做出貢獻,使德國政府能夠最終集中力量在治理好(國家)上。」
不過,早在2015到2016年間,梅克爾處理移民危機就引發民怨,當時德國開放約100萬難民進入,今年難民問題,甚至還引發執政聯盟內鬨,即使今年七月收緊難民政策仍難以挽回,使得民意支持度大跌11%。
德國總理 梅克爾(2018.7):「(我們將)和尋求庇護者的來源國以及他們之前登記的(歐盟)國家達成協議,將他們遣返。」
梅克爾曾帶領德國和歐盟應付歐元區危機,也是首位在共產黨統治下的東德成長的德國領導人,如今,叱吒歐洲政壇十多年的梅克爾,準備交棒,但時機正值歐洲多事之秋,也為歐洲政治投下變數。
新唐人亞太電視 國際新聞組編譯
相關新聞
-
恐攻挑戰梅克爾政策!柏林街頭訪問直擊
2016-12-23 16:40:59這是德國近年傷亡最慘重的攻擊事件,德國總理梅克爾昨天親自前往悼念,之前德國媒體民調說,有八成二的德國民眾希望梅克爾改變難民政策,也讓尋求四連任的梅克爾,增添挑戰,我們德國記者來到柏林街頭,帶您了解民眾的想法。
-
德國大選在即 梅克爾將退場 德中未來關係受矚
2021-09-16 22:05:59再過一個多星期,德國就要舉行聯邦議院選舉。這場選舉將決定由誰接替梅克爾,成為下一位德國總理。各界也關注,總理換人後,德國的對中政策會有什麼變化。
-
柏林卡車恐攻主謀在逃!ISIS宣稱犯案
2016-12-21 07:06:47早安新唐人先帶您關心,德國柏林聖誕市集遭卡車衝撞,造成12死近50傷,目前卡車司機仍在逃,最新消息,極端組織ISIS已經宣稱犯案。雖然德國警方昨天在案發後逮捕一名巴基斯坦難民,懷疑他可能就是肇事司機,但後來因證據不足而獲釋。昨天,凶嫌先劫持聯結車,將原司機殺害,蒙面後關上車頭燈,再駕車撞入人群後,棄車逃走。
-
德總理梅克爾抵中 是否向北京提香港問題受矚
2019-09-06 13:14:19今天,德國總理梅克爾到訪中國,目前已經抵達北京,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面。今晚,梅克爾還將參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舉行的晚宴。這是梅克爾上任13年以來,第12度訪問中國,並且是香港反送中抗爭期間,第一位訪問北京的歐洲重要國家領袖。梅克爾出發之前,德國議會多個黨派的外交政策發言人接連呼籲梅克爾,在北京與中共領導人談論香港危機。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日前也在德國媒體發表聯名公開信,希望梅克爾向中國領導人表達對香港局勢的憂心和示威者的訴求。
-
總理梅克爾將訪中 德多政黨籲為香港發聲
2019-09-05 20:56:41再來看到,德國總理梅克爾6日即將出訪北京,德國聯邦議院主要黨派呼籲梅克爾,在香港問題表明德國立場,要求北京恪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近日訪台的德國執政聯盟的國際事務長就表示,他認為梅克爾在這次出訪會提出人權議題,尤其是香港議題。
-
柏林恐攻 卡車衝撞耶誕市集12死逾50傷
2016-12-20 20:28:56歡迎回來。德國柏林耶誕市集周一晚間遭遇卡車攻擊,造成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現在全歐洲都 立即增加在耶誕市集等人潮聚集場所的警戒,以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美國媒體報導,ISIS已經坦承犯案。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對事件發表看法。
-
梅克爾難民政策受質疑 連任添挑戰
2016-12-21 07:09:13好,這是德國近年傷亡最慘重的攻擊事件,德國總理梅克爾昨天親自前往悼念,她語重心長地說,如果,這真是難民所為,對許多協助難民的德國人來說,將難以接受,之前德媒民調說,有八成二的德國民眾希望梅克爾改變難民政策,也讓尋求四連任的梅克爾,增添挑戰。
-
2021德國大選 看懂複雜的德國選制
2021-09-23 10:32:33德國將於本月26日舉行國會大選,攸關已不再續任總理的梅克爾接班人誰屬。以下介紹德國聯邦議院(Bundestag)選舉。
-
梅克爾第四度角逐總理? 歐巴馬投贊成票
2016-11-18 21:27:08美國總統歐巴馬訪歐之旅來到德國,他感謝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他任內的友誼。雙方也就兩國經貿關係、反恐合作等問題展開對話,同意將繼續努力促進美歐之間達成共同貿易協議。至於梅克爾是否會競選第四任總理,也備受關注。
-
上任才2週 德國54歲駐中大使驟逝 原因未明
2021-09-06 14:01:51德國新任駐中國大使,同時也是總理梅克爾的親信賀岩(Jan Hecker)上任才兩週,6日德國外交部宣部死訊,但沒有公布詳細原因。賀岩是德國第14任駐北京大使,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外事顧問,有德媒報導指出,賀岩原定8月底要先返回德國,為梅克爾工作,直到她10月完成總理任期,但因為疫情及阿富汗等最新國際局勢發展,賀岩須繼續留在北京坐鎮,確保中德高層有效溝通。
-
德國大選變天 社民黨險勝 欲組「紅綠燈」執政聯盟
2021-09-27 22:02:51國際焦點,來關注,德國大選初步結果出爐,中間偏左的社民黨以25.7%的得票率,擊敗現任總理梅克爾所屬的基民/基社聯盟。社民黨候選人蕭茲很可能接替梅克爾,成為下一位德國總理。而他也已經表示,將尋求與自由民主黨和綠黨組成紅綠燈聯盟。
-
德駐中大使驟逝 梅克爾對中政策受挫
2021-09-07 09:04:12歡迎回來,德國新任駐中國大使,同時也是總理梅克爾的親信賀岩,上任才兩週,6日德國外交部宣部死訊,但沒有公布詳細原因。留下妻子和三個未成年孩子。賀岩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外事顧問,德媒明鏡週刊指出,梅克爾在其總理任期內,為與北京的關係,投入了大量政治資本,觀察家認為,下屆德國政府可能會對中共採取更嚴厲的立場。而梅克爾將賀岩派往北京,被解讀成:即使在她離任後,也試圖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不斷對話的對中政策。賀岩的驟逝讓各界震驚,也讓梅克爾對中政策安排受挫。
-
二戰後最大危機 義大利近六萬確診中共肺炎
2020-03-23 20:21:20義大利中共肺炎的最新情況,確診人數來到59138人,有5476人死亡,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九,醫療體系超過負荷崩潰。義大利總理孔蒂表示,這是義大利在二戰之後遭遇的最大危機,決定暫時關閉所有非必要的生產活動。另外名列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多明哥宣布確診,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宣布居家隔離。
-
無懸念的德國大選 年輕人為何愛梅克爾?
2017-09-23 20:22:55歡迎回來。明天,德國就要舉行大選。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支持率以37%遙遙領先,其中竟然有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選擇支持梅克爾。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德國青年這麼愛這位德國媽媽?帶您瞭解。
-
與中共接觸戰略 梅克爾承認「太天真了」
2021-11-18 08:59:42路透社11月17日刊登了對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獨家專訪,梅克爾承認,在與中共合作時採取的政策,太過天真。
-
傳德中擬簽「無間諜」協議 外媒揭中共無信用
2019-03-01 20:16:50美國公開呼籲各國禁用華為通訊設備,但德國媒體報導指出,德國總理梅克爾尋求,與中方達成「無間諜協議」,可能允許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外媒報導,專家指出中共過往劣跡,質疑中方沒有足夠的信譽,讓人相信會遵守。
-
北約峰會結束 「聯合公報」送川普大禮
2018-07-13 17:18:33繼續來看到,為期兩天的北約峰會週四閉幕。北約成員國一致同意兌現軍費開支佔各國GDP2%的承諾,川普總統也重申對北約的承諾不變。
-
歐德法領袖與習對談 籲中共尊重歐洲團結價值
2019-03-27 07:03:33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法國、德國與歐盟領袖,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巴黎進行會談。法國總統馬克宏說,沒有人是天真的,願意與中國進行對話與合作,而他們也呼籲中共尊重歐洲的統一,以及歐洲所擁有的價值。來看到最新記者會的畫面。
-
塔利班盼與德建交 德國表示無意承認塔利班政權
2021-09-06 08:36:57重掌阿富汗政權的武裝組織塔利班盼與德國建立外交關係並尋求金援,不過稍早前德國已表示無意承認塔利班政權。
-
德國新政府達協議 敲定對中態度、挺台國際參與
2021-11-25 14:05:19鏡頭轉到德國,在近兩個月的組閣談判後,11月24日,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達成協議,聯手組建新政府,其中協議強調,將在人權和國際法的基礎上,尋求與中國合作,並希望能在與中國的競爭中,遵循公平的遊戲規則。另外,對於台灣海峽現狀的任何改變,德國新政府認為,必須要基於雙方的意願和平進行。德國也將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在梅克爾執政16年後,德國迎來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