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在即 梅克爾將退場 德中未來關係受矚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16 日訊】再過一個多星期,德國就要舉行聯邦議院選舉。這場選舉將決定由誰接替梅克爾,成為下一位德國總理。各界也關注,總理換人後,德國的對中政策會有什麼變化。
這個月26號,德國將舉行聯邦議院選舉。經過3場辯論會之後,在德國第一電視台(ARD)13號公布民調當中,41%的民眾認為社會民主黨(SPD)候選人蕭茲(Olaf Scholz)的表現比較令人信服,勝過梅克爾所屬保守派陣營人選拉謝特(Armin Laschet)的27%,以及綠黨的候選人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的25%。
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 辜學武教授(2021.9.7):「我們現在德國有三位總理候選人,不管是誰上台,都會有一個非常痛苦的磨合期。」
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教授接受德國之聲(DW)訪問時表示,在三位總理候選人當中,磨合期最短的應該是社會民主黨的蕭茲,聯盟黨的拉謝特居次,綠黨的候選人貝爾伯克上台的話,中德關係將面臨重大挑戰。
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 辜學武教授(2021.9.7):「因為從綠黨的競選綱領,和在競選當中顯示出的對中國的強硬,你可以感覺到,如果一個綠黨總理執政柏林總理府的話,那中國可能要做一個心理準備,可能要長期地、艱難的同一個新的德國政府打交道。」
8月30號,「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的一份民調顯示,58%的德國人認為,即使對中經貿關係受損,德國也應該採取更強硬的對華政策。
另外,《美國之音》報導,德國商界的態度也發生轉變。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表示,歐洲企業在與中國做生意時必須劃清價值觀上的紅線,並呼籲中國遵守現行國際規則。
歐盟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項目主任厄特爾(Janka Oertel)認為,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引發的內部商業條件惡化已經影響到德國企業的經營,業界開始反思德國的經濟模式和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她表示,「保持現狀將不利於德國的繁榮,不利於德國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改變是德國對華政策的唯一現實答案。」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祺翎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德總理:別怕批評北京 籲德企供應鏈及市場多元化
2022-05-29 08:11:43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週五(5月27日)表示,德國不應顧忌經濟,避免批評中共侵犯人權的行為。他還表示,德國企業要避免單方面依賴中國,加速供應鏈和出口市場的多樣化。
-
俄猛轟烏東城市 德與盟邦談烏克蘭戰後安全保證
2022-07-04 10:53:46德國總理蕭茲今天告訴德國第一電視台(ARD),德國正在跟盟邦討論對烏克蘭的,以替烏克蘭戰後時期做準備。俄羅斯持續轟炸烏克蘭,東部斯拉夫揚斯克市有多人死傷。
-
蘋果WWDC週二凌晨登場 軟硬齊發|財經100秒
2022-06-06 12:52:26蘋果(Apple)一年一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即將於台北時間周二凌晨1點登場,預料將發表新一代的作業系統iOS 16、新款Apple Watch,外界猜測,還有可能看到混合實境( AR/VR)頭戴式裝置的面貌。
-
賓士遭併購成中國公司? 德官員直言:不允許
2022-06-10 18:10:43中資持有賓士近2成股份,引起德國各界憂心這家汽車工業龍頭是否遭中國併購,德國官員直言「不允許」,賓士執行長也排除這個可能性。
-
為任內俄羅斯政策辯護 梅克爾:没什麼要道歉的
2022-06-08 17:27:42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今天捍衛她執政期間對俄羅斯所採取的緩和政策,即便烏克蘭戰事對她政績蒙上陰影,但她「沒有什麼要道歉的」。
-
北約新戰略文件如何提中共?美國:有信心能硬起來
2022-06-27 11:41:54一名白宮官員今天表示,美國有信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新戰略文件將納入針對中共的「有力」用詞,目前仍在磋商提及中共的方式。
-
菲律賓總統大選 獨裁者馬可仕家族或重掌大權
2022-05-10 11:51:49台灣的鄰國菲律賓,今天(9日)舉行六年一次的總統大選,今年有超過6500萬民眾完成選民登記,創下新高,投票在晚間七點結束,預料隔天凌晨結果才會正式出爐。而這次是由現任副總統羅貝多,與前獨裁者之子小馬可仕,兩人再次對決。2016年小馬可仕曾以20萬票輸給了羅貝多。但這次,小馬可仕,被視為有望時隔36年,再度讓家族入主馬拉坎南宮。
-
對烏軍援承諾挨轟畫大餅 德媒:蕭茲要拿出誠意
2022-06-17 16:51:54德國總理蕭茲曾向烏克蘭承諾提供先進武器,但實際交付卻各種拖延,引發外界懷疑這位社會民主黨領導人是否在虛與委蛇,就連德國媒體也說,蕭茲對烏克蘭至少得拿出誠意。
-
對中政策轉向 傳德國總理將先訪日本印度
2022-02-13 08:49:44德國新政府可望調整對中政策,媒體報導總理蕭茲(Olaf Scholz)將先出訪日本和印度,隨後再訪中國,將外交重心從中國轉向亞洲其他國家。
-
馬克宏就職後首訪再獻柏林 危機下展現法德團結
2022-05-06 09:15:17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宣布,連任就職後首次出訪將獻給德國。媒體分析,選在歐洲日與莫斯科二戰紀念閱兵這天拜會極具象徵意義,不僅凸顯法德情誼,也盼在烏俄戰爭下展現歐洲雙核團結。
-
匈牙利總理促蒲亭停火 提議與烏法德領袖會面
2022-04-07 12:45:33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今天說,他敦促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在烏克蘭立即停火,並邀請法國、德國與烏克蘭領袖在布達佩斯與蒲亭會面。
-
索羅門群島:不會允許境內設外國基地
2022-07-14 15:23:31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今天表示,由於擔心成為「軍事攻擊」目標,索羅門不會讓外國軍事基地進駐。太平洋多國領導人正小心應對中國對此地區的安全野心。
-
莫迪訪德會蕭茲 聯合聲明僅德國具名譴俄
2022-05-03 18:23:55印度總理莫迪出訪歐洲,2日與德國總理蕭茲舉行雙邊諮詢會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兩國政府譴責發生在烏克蘭的屠殺平民事件,但只有德國具名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
索羅門總理會見紐澳領袖 商討索中安全協議影響
2022-07-13 20:24:42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自與中國簽署安全協議以來,首次會見澳洲及紐西蘭總理。該協議使美國盟友擔憂北京當局對太平洋島國的軍事野心。
-
受俄烏戰爭刺激 德擬下令電信商換掉華為設備
2022-07-28 17:31:36德國對中國電信設備的依賴程度不亞於對俄國天然氣,受到俄烏戰爭的刺激,德國政府正考慮強制電信業者換掉華為等中國廠商的設備。
-
中國經濟放緩、需求下降 主要出口國被波及
2022-07-26 17:28:56近期中國經濟放緩、需求下降,效應也影響到國際主要出口國家,數據顯示德國、南韓,對中國出現了罕見的「貿易逆差」現象。外媒報導,中國大陸進口主要是製成品,既用在國內市場,也用於組裝後來出口。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德國和南韓對中國大陸貿易都是順差,也就是出口大於進口。不過這個情況,在上個月轉變為逆差,根據中共海關數據,高科技產品和機械、電子產品在6月,自海外進口額下降8%。經濟學家認為,下降主因是中共封控措施打擊消費者及企業信心。也有分析認為,進口疲軟將是中國經濟放緩,影響外溢到世界其他地區的最重要渠道。
-
俄攻烏太震撼 德強化國防將首次取得武裝無人機
2022-04-07 15:03:06德國國會消息人士今天告訴法新社,經過多年辯論,德國終將首次取得武器化無人機。震驚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個歐洲聯盟(EU)正積極加強國防。
-
為拜登談話滅火 德總理稱北約不尋求俄國政權更迭
2022-03-28 17:52:18美國總統拜登稱俄羅斯總統蒲亭為「屠夫」、不能繼續掌權後第二天,德國總理蕭茲今天表示,儘管莫斯科入侵烏克蘭,但俄羅斯政權更迭並不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目標。
-
德總理晤波羅的海三國領袖 討論北約東翼增兵
2022-06-07 20:01:32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波羅的海三國人人自危,德國總理蕭茲今天將在立陶宛會晤三國領袖,討論如何強化北約東翼的軍力,以嚇阻俄國擴張領土的野心。
-
中國經濟放緩、需求疲軟 波及歐洲、東亞主要出口國
2022-07-26 16:41:52根據彭博報導,隨著對制成品需求的下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正在波及歐洲和東亞的主要出口國,導致德國和南韓對中國罕見出現貿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