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術難度高 醫院開發3D列印教具超擬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5 月 10 日訊】肺癌每年奪走9000條性命,但切除肺癌的胸腔鏡手術,難度高,手術中,如果不慎割破血管,恐怕危及患者性命。三總團隊與3D列印公司合作,製作胸腔手術教具,仿造人呼吸時胸腔內肺葉充氣和消氣的動態,提供醫師練刀,期盼降手術風險。

    工程師:「把暫存肺裡面的空氣都抽光,讓醫生做手術。」

    三軍總醫院與3D列印業者合作,製作手術教具,仿造人呼吸時胸腔內肺葉充氣和消氣的動態,提供醫師練刀,就像讓醫師上駕訓班,幫助醫師,在實際下刀時減少出錯的風險。

    三總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林冠勳:「讓住院醫師,或是第一次操作肺葉切除手術的醫師,他有機會操作到最真實的、最沒有變異性的一個手術教材。單孔胸腔鏡或是多孔胸腔鏡,在這個孔的選擇上面,豬是跟人類是截然不同的」

    以往醫學上,以豬做為醫師練習開刀的對象,但豬的構造跟人體仍有差異,矽膠做成的3D列印模型,不論構造、觸感、血流方向、位置,都可以做到接近人體。

    三總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林冠勳:「更精準的步驟地確認,譬如說你分完哪個血管,你的自動縫合槍,該從哪邊走,該把哪根血管做結紮,這個整體步驟上的演練,應該是跟我們實際上,在開真正病人上很像的。」

    3D列印公司總經理 盧少淳:「傳統大部分都是使用豬隻,或是一些活體動物,隨著不管是動保意識、環保意識,甚至是在醫學生教育的,一些新的觀念抬頭下,教具的使用越來越多,它已經是一個勢不可擋的一個趨勢。」

    肺癌每年奪走9000條性命,切除肺癌的胸腔鏡手術難度高,由於肺部緊鄰心臟,附近全是大血管,手術過程中,一旦割破血管,就可能造成大量出血,嚴重可能致命。擬真的矽膠材質手術訓練教具,提供醫師練刀,避開血管、降低大出血風險。

    新唐人亞太電視 王冠霖 張媛婷 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