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台灣我驕傲!台灣自立自強 財務體質優美中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4 月 01 日訊】好,中共肺炎疫情,明顯正成為今年全球景氣最大黑天鵝,不過相較歐美、中國大陸,台灣在疫情防控上表現出色,成為金融市場亮點。知名台灣先生谷月涵就認為,台灣在防疫、財務體質上表現優於美國、中國。知名投信總經理張雍川更是力挺台股,認為台股對國際資金具有高度吸引力。
台灣防疫SOP不斷進化,搶在黃金10小時內,釐清感染來源,面對席捲全球的公衛危機,台灣成功避免大規模社區感染! 成績也反映在金融面。
長期研究產業脈動的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就指出,台灣沒有出現全面斷鏈風險,反而獲得大廠青睞,Google、臉書甚至加碼在台灣採購比例。
國泰投信總經理 張雍川:「台灣這一次在整個防疫工作上面的表現,國際有目共睹。筆記型電腦、網通設備的訂單,最近反而有這個加單的一個現象,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整個台灣上市櫃公司,它的營運表現其實是比預期來的好。」
證交所統計2月份疫情爆發的時候,台灣上市半導體業營收,反而年成長24%,資訊服務業、汽車工業,也有14%和7.9%的成長。
國泰投信總經理 張雍川:「經濟活動雖然(疫情影響)比較遲緩一點,但是也還在一個大致正常的範圍之內,這可以讓整個,受到疫情衝擊的產業降到最低。」
景氣低迷之際,反而看到台灣堅強韌性!
縱橫外資圈30年的「台灣先生」的谷月涵,撰文分析,這次疫情,WHO會員國受創慘烈,台灣不加入反而比較安全,尤其2008年以後,美中兩國,企業債務佔GDP比重持續攀升,美國上升到47%,中國大陸暴增到57%,恐怕埋下隱憂,他認為台灣在防疫、財務體質上,表現都優於兩國,主要原因,不外乎台灣一切自立自強!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經研處副處長 蔡炯民:「像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韓國就接受過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因為我們不是IMF的會員國,所以假設發生外幣短缺的時候,那整個,央行持有的國際資產,相對是(預備)比較多一點點,那可以有足夠的空間來加以因應。」
台灣國際遭受中共打壓,卻也提前未雨綢繆、超前部署。
根據央行數據,台灣2月外匯存底金額4796.8億美元,全球排名第6,僅次於日本、瑞士等國,外匯存底占GDP比重約達到80%,有更寬裕的空間,可以祭出紓困子彈。
國泰投信總經理 張雍川:「外匯存底這麼高的一個水準,可以在國際事件發生的時候,作為一個緩衝的本錢。台灣我們講說,晴天的時候就努力存糧,然後現在累積,這麼豐厚的一個外匯存底,在因應國際的一個,重大的突發事件的時候,它的一個力量。」
台灣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從2012年的36.3%,逐步降到2020年的30.5%,財政部長蘇建榮透露還有1.8兆的舉債空間 ,面對全球蔓延的疫情風暴,台灣自立自強,體質穩健,更有因應本錢。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疫情下的創意線上畢典! 嘉大採現場視訊直播方式
2022-05-28 19:57:04新冠肺炎襲捲全球,很多畢業活動緊急喊卡。今年又碰上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嘉義大學111級畢業典禮,今天(28日)上午在蘭潭校區瑞穗館舉行,為減少傳染機會,全程採現場視訊直播方式進行,僅由獲獎學生及各班級受證代表參加。
-
廣州人忍無可忍 山西司機如廁被隔離7日
2022-11-09 16:48:33中共封恐手段,持續引爆民怒,週二,廣州一天新增2000多例,當地居民表示,目前海珠區已經全部淪陷。
-
中共與天鬥清零失敗 陸網友轟「白肺心肌」
2023-01-03 16:38:54中共長達三年的清零封控失敗,現在疫情大爆發,出現「白肺」與「心肌炎」症狀的患者不斷蔓延至各個年齡層,有網友發文,家裡剛出生5天的新生兒,感染後遭醫院下病危通知書,右肺1/3出現白肺。由於中國本輪疫情中出現了大量「白肺」和「心肌炎」患者,中國網友更是創出了「白肺心肌」一詞,諷刺中共戰天鬥地的無效三年「清零」。目前,國際持續要求中共公布真實疫情數據,中國醫衛專家張文宏指出,過年期間,中國染疫比率可能高達80%,代表中國14億人口將有超過11億人染疫。
-
北韓疫情宣導片耐人尋味 陸網友諷中共極端防疫
2022-05-16 11:15:44再來關心,北韓先前一直不承認國內爆發疫情,但就在12日首次坦言境內出現病例,目前已經有82萬多人出現發燒症狀,死亡人數為42人,而北韓官媒這次播出的疫情宣導片,也相當耐人尋味。
-
新疆下雪了 受困大巴司機:差點被凍死
2022-11-11 18:02:41中共清零手段升級,在新疆,烏魯木齊下起大雪,被拉走隔離的民眾,更是處境艱難。
-
荷蘭記者走訪中國農村 揭染疫死亡浪潮
2023-01-21 13:17:41新冠(COVID)疫情在中國大陸肆虐,返鄉潮的到來讓外界關注落後的農村地區將會受到怎樣的衝擊。荷蘭記者維瓦克(Leen Vervaeke)到農村實地了解了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初那波疫情的情況。她說,儘管農村人口有5億,但他們在這場疫情大潮中的遭遇卻一直未被曝光。
-
北京學生集中發熱 上海天津浙江多校緊急停課
2023-02-22 13:17:34鏡頭轉到中國,近日,從中國首都北京,到天津、上海等多地,都有學校傳出,學生出現發熱等症狀,暫時停課,雖然校方普遍宣稱是流感,但民間擔憂疫情會再度爆發。
-
台擬解除室內口罩令 CDC提醒陸疫情仍高峰
2023-01-17 11:52:14台灣防疫指揮官王必勝首度鬆口,如果台灣和國際疫情穩定,室內口罩令鬆綁,有望在過年後就實施,疫情降級也正在討論中。而即將進入過年連假,台灣指揮中心評估,中國大陸本土疫情仍嚴峻,已經從都市蔓延到鄉村,住院及死亡都處在高峰。
-
指揮中心:確診朝0+n免隔離 輕症擬免通報
2023-02-14 11:19:24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防疫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王必勝宣布,指揮中心現階段三大工作重點,包括加強次世代疫苗接種、調整輕症隔離方式,與修正確診者通報定義。繼口罩鬆綁後,下階段將放寬輕症者免隔離,從5+n調整為0+n。
-
指揮中心:Omicron高峰過 1月底宣布口罩解禁
2023-01-20 09:25:46過年放假,很多民眾關心,口罩令甚麼時候能解除,指揮中心昨天指出,本土Omicron第3波疫情高峰已過,預計最快1月31日公布第2階段室內口罩鬆綁。
-
多地核酸檢測將收費 中共衛健委重申清零路線
2022-11-03 13:26:06另外一個牽動市場神經的議題,就是中共清零。近日,中國大陸多地搭乘火車、飛機不用再查驗核酸證明的消息,成為大陸社群媒體的熱搜詞,同時,中共高層開會擬放寬防疫政策的傳聞,讓陸港股大漲。不過,中共最高衛生機關衛健委11月2日召開黨員幹部大會,主任馬曉偉要求官員們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的防控路線。另外,陸媒報導,多地區11月1日起,一般民眾的常態化核酸檢測需自費,有分析指出,核酸檢測等於變相成為政府的財政工具,名義上是「自願」,但人民實際上沒有選擇。
-
中共防疫成人禍 動態清零十大亂象
2022-11-04 16:58:50中共在防疫政策上,與世界背道而馳,清零防疫已變成曠日持久的人禍,引發災禍不斷。
-
台邊境鬆綁近!約6月宣布規劃.觀旅業蓄勢待發
2022-05-29 22:35:51好,帶您來看到,近日全球多個國家陸續宣布放寬邊境檢疫限制,日前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就表示,最快在五月底、六月,台灣將宣布邊境解封的相關規劃。而觀光旅遊業者嗅到開放後的旅遊商機,也蓄勢待發。
-
中國疫情嚴重 王必勝估再延燒2至3個月
2022-12-27 19:29:36中國疫情爆發,中共官方此刻宣布,明年不再採取隔離與入境管制,並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冠感染。對於台灣如何應對中國這波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上午受訪說,中國疫情預估再延燒2到3個月。
-
因應中國疫情 蘇貞昌:研議港澳轉機入台檢疫
2023-01-03 17:04:05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3日)上午8點召開擴大防疫會議,對於中國本土疫情嚴峻,中共官方公佈疫情指標明顯低估,由於過年前,將有上萬人次從中國搭機入境台灣,加上台灣進入秋冬季,國內疫情有上升趨勢,因此指示指揮中心研議自中國啟程經香港、澳門轉機的旅客,也要採適當檢疫措施。而從元旦實施中國旅客入境採檢,目前657人有164人陽性,陽性率達25%。
-
新台幣狂升央行調節 11月外匯存底創近2年最大增量
2022-12-06 17:17:18台灣股匯市11月強力反彈,新台幣匯率更從32元一路狂飆、重返30元大關,眼見新台幣波動劇烈,央行再次進場調節穩匯,11月外匯存底金額因而暴增94.09億美元,創下近2年最大增量。
-
新台幣狂貶央行穩匯 第3季準備資產創15年最大減量
2022-11-22 17:00:30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外溢效果波及他國,台灣股匯市動盪、新台幣狂貶;央行為了維持市場穩定,頻頻進場調節阻貶,也讓今年第3季準備資產減少41.2億美元,創下15年最大減量。
-
台積電表現亮麗上調成長 法說會重點整理
2022-07-15 16:41:10眾所矚目的台積電法人說明會下午登場,儘管電腦、智慧手機等市場需求趨緩,供應鏈開始調整庫存,台積電今年營運展望依然樂觀,並有信心明年持續成長。
-
本週重貶3.72角 新台幣收在31.665元創逾5年半新低
2022-09-23 19:07:19美國聯準會鷹聲繚繞,美元指數狂飆,不只美股續跌,亞幣更是掀起競貶潮,新台幣今天收盤收31.665元,貶4.9分,創下逾5年半新低紀錄;本週更累計重貶3.72角,週線連9黑。
-
學者:美升息快又急 留意央行召開臨時理監事會
2022-07-19 18:48:50美國聯準會(Fed)將於7月底利率決策會議,市場猜測這回調升3碼、4碼機率,中信金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表示,「7月底升4碼仍然是有可能的」;Fed開會頻率高,當台美利差持續擴大,應注意台灣央行是否會召開臨時理監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