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究染疫後遺症 血球已發生長期變化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7 月 17 日訊】許多中共病毒(新冠病毒)患者痊癒後,仍然遭受長期後遺症的困擾。在德國有研究團隊發現,染疫患者的血細胞,包括紅血球和白血球,在尺寸和軟硬度上發生了長期的變化,是導致後遺症發生的可能原因。

呼吸急促、疲勞和頭痛是許多染疫患者痊癒後常出現的後遺症,而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困擾好幾個月。

德國的科學家團隊(Max-Planck institute)為了研究造成後遺症的可能原因,測量比對染疫重症者、痊癒患者及健康人共55人超過四百萬個血細胞,發現曾染疫者即使痊癒,紅血球和白血球已經發生明顯而且長期的變化。

研究所主任 JOCHEN GUCK:「細胞的物理特性當然與它們在體內循環的能力有關,而在新冠後遺症出現的一種症狀是患者會疲勞。這可能和血細胞無法再正常運作有關,因為它們無法再順暢地進入肺部或其他器官。」

正常的紅血球非常柔軟,呈現雙凹圓盤狀,具有長時間的變形能力,因此能通過最細的微血管,將氧氣和養分攜帶至身體各個角落。但染疫患者的大部分紅血球卻呈現球狀,而且不再具備應有的變形能力,是使患者血液循環受阻,引發血栓、血管堵塞的可能原因。

為了這次研究,團隊還新研發了一種名為「即時變形細胞技術」(RT-DC)的分析方法,使血細胞在窄管內快速傳輸,過程中拉伸白血球和紅血球,再用高速攝影機紀錄下每個細胞,然後用軟體判斷細胞類型及其尺寸和變形程度。

科學家 MARTIN KRAETER:「有了新方法,讓我們首次能以每秒記錄多達一千個細胞,並測量其力學性質。和先前每小時測量一百個細胞的速度技術相比,我們快了三萬六千倍。」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新技術可以用在疫情的診斷,或是對未知病毒作為早期預警系統。而血球變化的新發現也許可做為新的治療目標,像是開發藥物來調節細胞大小及軟硬度,使血液循環更順暢。

新唐人亞太電視 育雙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