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出生vs.死亡人口「死亡交叉」 不孕症補助促催生

2020出生vs.死亡人口「死亡交叉」 不孕症補助促催生(Pixabay)

文:陳如頤(NOW健康) 

36歲林媽媽為政府擴大試管嬰兒補助後首波受惠者,成功受孕1個多月,她指出,結婚多年遲遲無法受孕,連續5年接受人工生殖療程,均告失敗,可說是心力交瘁。這次接受補助,減輕經濟壓力,「沒想到好孕來得這麼快!」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明哲表示,國人普遍晚婚晚育,為挽救生育率,政府於今年7月起祭出「催生利多」,最新人工生殖補助方案並無排富限制,且放寬年齡,讓許多不孕症夫妻都能受惠。


國健署公告,台灣每7對夫妻中就有1對不孕,陳明哲指出,依照WHO不孕症標準,以入生育能力臨界點的35歲為基準,雙方小於35歲,沒有避孕措施,進行規律性生活1年以上,仍無法懷孕,即算不孕;如為35歲以上的男女,進行規律且沒有避孕措施的性生活半年,仍沒有懷孕,就是不孕。


一般來說,女性如果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都可能導致不孕,建議婦科門診接受檢查,把握懷孕黃金期。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張帆指出,晚婚晚生已成趨勢,行政院性平會統計2020年平均第1胎產婦年齡為31歲,當生育第1胎的時間往後延,就很難催生第2胎。


女性生育能力於30歲後開明顯下降,過了35歲後自然受孕機率則急遽下滑,即便人工生殖,懷孕與活產率也會於34歲開始走下坡,若計畫想生第2胎,產婦頭胎生產年齡如已31歲,則剩不下3年黃金時間。


國健署六月發佈最新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從年齡來看,平均小於35歲進行2.1次人工生殖會成功;35至37歲需2.5次才會成功;38歲至40歲則3.3次;到了41歲以上,機率更低,5次以上才會順利做人。


由於國人晚婚晚孕,以致出生率持續探底,2020年台灣出生與死亡人口數出現「死亡交叉」,新生兒人數居然少於死亡人數,受到疫情影響,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今年新生兒人數將再創歷史之紀錄,恐不到15萬人。


衛福部「體外受精人工生殖技術補助方案」共核准93間人工生殖機構,台灣生殖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攜手打造「好孕地圖」,透過手機就能找到鄰近院所。


陳明哲呼籲,夫妻如有不孕問題,應積極接受治療,如為不孕症且符合工生殖的條件,越早進行人工生殖,則成功率越高,且越有機會用滿政府提供的補助上限次數。

國民健康署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方案。(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圖/NOW健康製作)
國民健康署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方案。(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圖/NOW健康製作)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