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逐日建設 打造池上綠色廊道美麗秋景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22 日訊】鏡頭轉到台東,台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榮譽理事長 何森和,從媒體界退休後,用近三十年的時間,推動生態園區打造密境,用個人力量行銷台東池上,透過鏡頭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入秋的池上稻浪,一片綠油油,從300公尺高的台東池上富興村看過去,180度視野遼闊的觀景區,可以看到南橫入口、富里、池上、海端、關山、鹿野等縱谷5大鄉鎮。

    中央山脈的雲海,讓秋天更漂亮。

    遊客:「天空很藍,這個要在西部看到這麼藍的天空,還滿難的。」

    台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榮譽理事長 何森和:「目前看到就是南橫的大關山,這個冬天的時候,可以看到下雪有雪景,下面這條溪,就是台東縣最寬大的一條溪流,這叫做卑南溪,那個我們遠遠看去的,那個初來橋,那個紅紅橋那個,過去就是新武呂溪。」

    台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榮譽理事長 何森和,28年前從媒體記者退休後,就被這片土地吸引,從嘉義搬來定居,從小樹苗開始,不管是獨角仙愛吃的光臘樹,或是櫸木,現在都已超過四層樓高,一眼看去,綠的自然,秋天是他最愛的季節。

    台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榮譽理事長 何森和:「早上起來如果霧很大,那邊中央山脈這一邊,有一條雲那個龍頭在那邊,龍尾在北邊,那所以說那一天如果有出現那一種現象的時候,我們這邊的天氣,一定晴空萬里。」

    為了增加社區的故事性,何森和還飼養了非洲侏儒羊,因為排泄物不臭,遊客容易親近,何森和每天為整理園地而奔忙,就算割草機傷了腳,還是熱情開朗的為遊客導覽,以耕耘他的第二故鄉「池上」為樂。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台東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