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策、軍艦巡航規劃 德駐台代表:新政府評估

德國四年一度的聯邦議院選舉剛剛落幕,德國在台協會27日舉行媒體說明會,由協會處長許佑格(右)出席說明大選結果並回應媒體提問。(圖/中央社)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27 日訊】德國大選甫落幕,德國駐台代表許佑格今天(27日)表示,德國對外政策不會出現大幅變革,對中國或對台灣的態度,將由新國會議員、相關委員會及部會討論。外交部、國防部也會評估德國巡防艦巴伐利亞號的下一階段計畫。許佑格表示,他將力促德國訪團赴台,德國國會裡的經濟、能源委員會對訪台具高度興趣;但囿於來台須隔離兩週而難以成行,盼能在保護台灣人民的前提下,找出可行方案,讓交流計畫成行。。
德國昨天舉行4年一度的聯邦議院選舉。根據德國選舉委員會官網數據,社會民主黨以25.7%得票率,險勝現任總理梅克爾保守派陣營基民/基社聯盟,後者得票率有24.1%。綠黨以14.8%得票率位居第3,緊接著是自由民主黨的11.5%。
德國在台協會今天舉辦大選說明會,處長許佑格(Jörg Polster)分析,德國的當務之急是盡快組成聯合政府,歐洲聯盟(EU)、七大工業國集團(G7)將關注新政府政策走向、重要議題立場,以及未來將如何與歐盟合作。
他表示,德國對外政策不會出現大幅變革,預期將持續在歐盟扮演要角,也將繼續與歐盟會員國保持合作關係,一同創造未來的道路,「如果(這個作法)出現很大的改變,比較難想像」。媒體關切新政府對中國或對台灣態度,許佑格說,新國會議員、外交部及相關部會、國會的委員會等,將就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德國約一年前發布印太戰略,新政府也必須針對這項原則再做討論,此刻難以預測未來走向。他說,德國巡防艦巴伐利亞號(Bayern F217)8月初出發駛往印太地區,並將穿越南海,此為德國印太戰略一環;巴伐利亞號為期6個月的任務結束後,外交部、國防部等涉及巡防艦相關業務部門,將分析及評估巴伐利亞號的巡航成效,並討論下一階段計畫。
許佑格談到未來將盡力促成德國訪團來台時表示,據他判斷,德國國會裡的經濟、能源委員會對訪台具有高度興趣,盼能進一步了解台灣相關產業的政策與議題;「(國會成員)訪台動機是有的」,但也要等國會議員及委員會派任等安排正式出爐,相關規劃才會較為明朗。許佑格表示,訪台團可能涉及各邦層級,例如德國港口城市漢堡可能與高雄,進行船隻航行交流與合作;台德司法合作論壇也盼望重啟面對面交流,但就實務面而言,畢竟來台必須隔離兩週,此時訪台恐怕不太可行。
他強調,德國完全尊重指揮中心訂定的標準及決定,盼能在保護台灣人民的前提下,找出可行方案,讓交流計畫成行。許佑格上任迄今約6週時間,目前已與經濟、外交等部會首長會面,但還沒機會與企業代表會面。他說,未來想了解台積電赴德國投資的細部規劃,「我本身是物理學家,對(台積電)設廠流程、會遇到何種挑戰及計畫,都是我想知道的」。許佑格說,德台在經貿、風電、醫療、能源、文化及航空交通等面向持續交流,而且德國與台灣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體,他也想探究台灣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德經部政次低調訪台 行前撰文談經濟脫中戰略
2022-11-15 15:37:46台德官方交流升溫,德國經濟部政次布蘭特納(Franziska Brantner)今天抵台訪問2天,行程由德國在台協會安排。據了解,布蘭特納此行低調,著重深化雙邊實質交流,故未公開行程或安排記者會。
-
疫情後睽違三年 德國會年底前三團訪台相挺
2022-09-29 13:29:05根據德媒消息,今年底前德國國會至少有3個訪團訪問台灣,10月就有兩個團。中華民國外交部證實,友台小組主席率領跨黨派5位副主席,10月2日到6日將訪問台灣,會見正副總統、與國會交流、與安全議題相關機構交流。
-
加拿大將派駐北京公使倪杰民 接任駐台代表
2022-09-15 23:17:20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al and Mail)報導,在台海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渥太華將派遣其駐北京公使倪杰民(Jim Nickel)擔任駐台代表,接替甫卸任離台的前駐台代表芮喬丹(Jordan Reeves)。
-
民主對抗專制前線!國際政要無視中共威脅訪台
2022-12-31 22:16:20繼續來看到,2022十大新聞的第四名:台灣外交成果豐碩,全球政要相繼來台。不僅歐洲議會高層首度以官方身分正式來台訪問,伴隨著美國眾議院裴洛西旋風訪台效應,德國和英國,也暌違多年,派出官方代表團訪問台灣。在俄烏戰後民主與威權對抗,愈加清晰的國際格局下,國際友人越發重視台灣戰略地位重要性,打造了2022年,獨特關鍵的友台氛圍。
-
加拿大代表:加入CPTPP 需良好國際貿易紀錄
2022-12-14 18:02:23加拿大駐台代表倪傑民今天表示,加國印太戰略重點之一,是確保未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員皆符合高標準要求,並有「良好國際貿易紀錄」。
-
德執政黨領袖:北京若侵台 中德關係恐現根本變化
2023-01-11 22:52:20德國總理蕭茲所屬的社會民主黨(SPD)領袖在今天刊載的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訪問中表示,如果中國進犯台灣,德國將被迫像對待俄羅斯一樣,與中國斷絕關係。
-
俄減供天然氣 德國宣布緊急措施增加煤炭使用
2022-06-19 20:10:43德國政府今天說,在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後,德國將採取緊急措施,確保滿足能源需求,其中包括增加煤炭使用。
-
推動台德高層互訪 德台協會扮幕後要角
2023-01-28 16:45:11台灣與德國沒有邦交,推動雙邊關係面臨重重障礙,幸好德國民間組織「德台協會」在幕後出力,去年底成功安排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訪問柏林,為台德關係寫下新頁。
-
德9歐元月票大眾運輸無限搭 總理考慮後續計畫
2022-08-22 16:49:47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今天表示,政府推出的9歐元無限搭的大眾運輸月票「非常成功」,有助因應飆升的通貨膨脹,並宣布會討論後續計畫。
-
經濟與移民成焦點 德國大選週日將變天?
2025-02-18 13:10:40這個星期天,23號,歐盟最大國德國,將舉行國會大選。17號,四位總理候選人,現任德國總理蕭茲、德國最大在野黨 基民黨主席梅爾茨、另類選擇黨的魏德爾,以及綠黨的哈柏克,舉行辯論,並接受現場觀眾提問。
-
日媒:台灣在歐洲展華語教學軟實力 取代孔子學院
2022-05-31 16:43:25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台灣的華語學習中心正在德國蓬勃發展,逐漸取代中國機構孔子學院,因為當地大學日漸警惕中國政府對它們學術自由的影響力。
-
松鼠午睡全家福畫面 攝影師幸運捕捉
2022-06-18 14:46:40德國一位攝影師發現,一隻松鼠居然來到他家窗外築巢,於是決定用相機記錄下松鼠一家的生活日常,期間更是拍到了松鼠陷入熟睡的全家福照片,畫面溫馨又療癒。
-
友達宣布204億收購德國BHTC 拓移動車用市場
2023-10-02 21:23:52面板大廠友達今天(2日)晚間八點十五分召開重訊記者會,由董事長暨集團策略長彭双浪、執行長柯富仁、財務長曾煜智說明。董事會正式通過,以6億歐元約新台幣204億元收購德國BHTC百分之百股權,布局移動車用領域,預計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
關注人權 德國冬奧雙金選手:再也不去中國
2022-02-18 11:39:39在北京冬奧拿下兩面金牌的德國選手蓋森伯格返國後表示,自己猶豫了很久才決定要參賽,準備時也盡量不去想人權問題,不過她說,「未來再也不去中國」。
-
3D列印新里程碑!歐洲最大3D列印大樓落成
2024-02-15 15:23:153D列印在近幾年蓬勃發展,現在也應用在建築業。近期,歐洲最大的3D列印建築,在德國舉辦啟用儀式。預計這樣創新的建築工法,將吸引更多建商。
-
澤倫斯基國有化飛機引擎製造商 中企氣炸狂罵|寰宇掃描
2022-11-12 21:31:47德國總理蕭茲表示,將增援烏克蘭防空系統,協助烏方抵禦俄羅斯空襲城鎮,以及協助烏克蘭重建基礎設施並幫助人民熬過寒冬,還說他相信俄國總統普丁兩年前就決定發動這場戰爭。
-
學者:俄中非同盟.普丁留後手抗中共.或插足南海拉攏台灣
2022-02-22 21:47:09印太戰略,QUAD美日印澳四方、法印澳三方的關鍵成員印度,與俄羅斯特殊戰略夥伴關係、還將取得S-400防空系統。學者明居正認為,S-400軍售印度,對QUAD印太格局不是削弱、反而是強化。明居正(24日)分析俄羅斯普丁的戰略盤算,並不是與中共同盟,而是左右搖擺助力延長美國中共僵持對抗,同時留了後手布局對抗中共,他預測俄國軍艦將插足南海,並拉攏東協國家與台灣;在新型美中俄大三角,台灣有相當發展空間。
-
拉脫維亞防長重砲批評德國 親中共、俄國分裂歐洲
2022-01-29 19:14:05拉脫維亞國防部長帕布瑞克斯(Artis Pabriks)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直言批評,德國和俄羅斯及中國之間「不道德又虛偽」的關係,導致東歐與西歐產生嫌隙。
-
台灣首例猴痘負壓隔離治療 5接觸者暫無症狀
2022-06-24 19:13:05繼新加坡、韓國,台灣成亞洲第3個出現猴痘病例國家,疾管署今天公布首例猴痘境外移入個案,20多歲本國籍男性自德國返台出現症狀確診,已收治負壓隔離病房,5名接觸者暫無症狀。
-
王毅慕尼黑捅婁子 大唱尊重主權被酸「去和台灣說」
2022-02-22 16:29:45第58屆慕尼黑安全會議,20日在德國閉幕。俄烏危機是這次會議的主要焦點,不過,中共外長王毅在會中發表了一番,應當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言論,引發熱議,國際人權律師奧斯洛夫斯基嘲諷王毅,去和台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