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全球第一次真正陷入能源危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10 月 26 日訊】俄烏局勢緊張之際,國際能源總署週二25日表示,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收緊,以及石油生產商削減供應,已經讓世界陷入「第1次真正的全球能源危機」。

    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週二表示,烏克蘭危機導致歐洲液化天然氣進口增加,中國對這種燃料的需求也可能回升,這將促使市場收緊,因為明年將只有20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新產能進入市場。

    比羅爾還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其盟國(OPEC+)近日決定每天減產200萬桶原油是個「危險」決定,因為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每天增長近200萬桶。

    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價格飆升,無疑會加劇通貨膨脹,這對苦苦應對食品和服務價格上漲的歐洲消費者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比羅爾說,儘管多少會受到衝擊,但如果天氣保持溫和,歐洲或許可以熬過這個冬天。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顏抒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