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歐盟在地製造 英飛凌德國新晶圓廠動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5 月 04 日訊】好的,歐盟力拚打造在地晶片供應鏈,德國半導體大廠英飛凌在德國德勒斯登的新工廠正式動土,投資金額為50億歐元,是英飛凌史上最大單一投資案,受到歐盟與德國政府官員高度重視。

    手拿銀鏟子,德國半導體大廠英飛凌斥資50億歐元,在德勒斯登的新工廠正式動土。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德國總理蕭茲與薩克森邦首長等政要親自出席,這是英飛凌史上最大單一投資案,大大呼應歐盟力拚在地製造的目標。

    歐盟執委會主席 范德賴恩:「近期我們都看到地緣政治風險增加,這也是為何歐洲需要加強最重要的商品和技術的供應鏈,這代表我們必須在晶片上更廣泛地定位自己,必須擁有更多自己的能力,對於如此重要的半導體,我們需要在歐洲進行更多的大規模生產。」

    德勒斯登是歐洲最大的半導體聚落,英飛凌在當地擴大投資,預計今年秋季開始進行廠房興建工程;2026年秋季投入生產,可望創造約1千個工作機會。

    英飛凌執行長 Jochen Hanebeck:「我們真的很想貢獻在歐洲與其他地區的數位化和綠色轉型。我們看到這些市場將長期蓬勃發展,這就是為何我們決定在這裡,是英飛凌邁出極重要的一步,同時減少單方面的依賴,並為歐洲目標實現晶片生產市占率20%做出貢獻。」

    目前,美國沃孚半導體(Wolfspeed)正在薩爾蘭邦建立工廠,投資金額為27.5億歐元;英特爾也正在馬德堡市建立大型工廠,在在顯示歐洲晶片法案,正吸引外國半導體廠前往投資。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趙庭譽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