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史前館5月19日重新開幕 展出3萬年前文物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5 月 17 日訊】歡迎回來。為了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部串連全台博物館和地方文化館,舉辦相關的展覽和活動,並提供免費參觀。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也將在5月19日正式回歸,文化部長史哲擔任代表,接受帛琉大使歐儒侃伉儷致贈的文物,而現場也展出3萬年前台灣的玉器和石器。

    手拿綠色苔球結合台灣原生植物,期許博物館成為生生不息的綠動小宇宙,台灣史前博物館閉館近3年,將在5月19號重新開幕,再現2091件3萬年前的文物。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 王長華:「我們希望建造的博物館,不只是史前的史觀,同時也能夠讓所有的國人,乃至於原住民族群,進到這個博物館是會感動的,與他們的生命經驗相連結的。」

    展品除了八仙洞遺址發掘的石核器、卑南遺址的各式玉器,還包含近代馬紹爾總統致贈的舷外浮桿船等,讓觀眾彷彿置身在世界各地的南島文化。

    帛琉大使歐儒侃與夫人,也特別捐贈「斧頭」和「玳瑁禮盤」給史前博物館,文化部部長史哲代表接受,象徵台灣與世界南島友好邦誼的文化連結。

    文化部長 史哲:「透過史前館我們來了解,我們真正所站在這塊土地的台灣,在三萬年前它其實就是海洋國家的一個成員。」

    為了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全台超過80所博物館和文化館,在5月18日都開放免費參觀,並舉辦展覽和優惠活動,讓民眾更加了解台灣這塊土地。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