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傷皮膚!防曬乳不只防曬黑曬傷 也避免皮膚病變
文:陳曉彤(NOW健康)
俗話說「一白遮三醜」,今年特別炎熱,曝曬於陽光下,只要時間一長,常感受到皮膚灼熱刺痛,但對於愛美人士來說,更怕曬黑,台北長庚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黃毓惠提醒,長期接觸紫外線,可能導致曬傷,還會出現黑斑、老人斑、皮膚老化、增加皺紋,還會提高皮膚癌風險,民眾務必做好防曬措施。
遵守防曬3秘訣 防曬乳要能抵抗UVA及UVB
為避免肌膚曬黑、曬傷,食藥署提出防曬3秘訣:
1.「要避」: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曝露在陽光下。
2.「要擦」:塗抹適當防曬化粧品,以防止肌膚曬黑或曬傷。
3.「要遮」:搭配物理性防護,適時撐陽傘、戴寬邊帽、戴太陽眼鏡、穿長袖衣服。
如何挑選防曬產品?黃毓惠表示,先認識主要紫外線,並找出相對應的防曬標示,選擇適合的防曬係數。
▸長波紫外光(UVA)容易讓皮膚曬黑,變老、產生皮膚癌。如果為日系防曬品,對於UVA防護力,常標示「PA+」,+如果愈多,保護力愈好。歐系防曬品則以「PPD」係數呈現,例如2、4、6、8等。
▸短波紫外光(UVB)則容易使皮膚曬傷, 防禦UVB的產品常以防曬係數(SPF來)標示。
黃毓惠指出,最好選擇可以同時抵禦長波紫外光(UVA)、短波紫外光(UVB)的防曬產品。
外出只塗防曬乳就好? 備好帽子、陽傘也很重要
至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係數?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建議:
1.室內工作的上班族,不會流汗或曝曬於陽光:建議使用PPD4(PA++)和SPF15產品。
2.從事戶外活動,或皮膚較為白皙者:建議選擇SPF30以上和PPD8(PA+++)以上產品。
黃毓惠表示,擦抹防曬乳時,一定要足量,如使用的防曬產品不是防水型,容易流失,因此,必須定期補擦。再者,擦抹防曬乳之後,還應該戴帽子、撐陽傘、穿長袖涼感衣,提高防曬效果。
食藥署提醒,如在陽光下活動,建議使用防曬係數較高、具紫外線UVA防護功能的產品,每隔2至3小時,或用毛巾擦拭過肌膚後,就需補擦足量的防曬劑;如果戲水,建議使用標示具防水功能的產品,強化自身陽光防護,減少曬黑或曬傷的可能性。
如果在正常或合理使用防曬化妝品後,肌膚出現不適,請及早接受診療,就醫時請攜帶使用的防曬化粧品(包含產品全成分標示),並告知醫師自身日常生活情形、是否口服或外用藥品。
相關新聞
-
防曬產品「係數」這樣就夠 食藥署教你簡單護膚防曬傷
2023-07-21 19:40:00夏季是戶外運動,或水上活動最豐沛的時期,為避免肌膚曬黑、曬傷,防曬很重要。食藥署提醒消費者,防曬3要點─要避、要擦、要遮,把握3要點讓肌膚不受傷。
-
防曬沒補擦 小心黑斑、老化找上你!
2017-09-11 14:32:31今年夏天好熱!台北溫度超過37℃天數更是創120年新高。為了阻擋夏日的強烈紫外線,除了基本的防護措施外,也不要忘了擦防曬產品來避免陽光直射而被曬黑、曬傷,但想要預防黑斑、老化,適度補擦防曬產品才是關鍵。
-
防曬乳、防蚊液哪個先擦?間隔X分鐘以避免交換作用
2023-08-02 20:41:42綜合媒體報導,全球氣溫屢創紀錄,7月3日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天」,顯然高溫以及炎熱,是所有台灣民眾在夏天必須學會面對的天氣,藥師公會提醒民眾戶外活動要注意防曬和熱傷害風險外,也要提醒民眾,有在服用抑制汗腺分泌的藥物,像是抗組織胺藥與三環抗憂鬱藥等,恐怕會增加中暑風險,要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
從國外帶化粧品與零食私下賣?食藥署提醒恐挨罰百萬
2023-08-03 21:12:05目前為旅遊旺季,國人經常遊日並且帶回多項零食或化粧品。食藥署提醒,輸入部分食品如是自用且符合規定,將不必查驗;然若私自販售將觸法,可處3萬到300萬元罰鍰。另經過統計,2021年到2022年,總共裁處474件,裁罰金額達到870萬,其中裁處金額最高的是18萬。
-
擦了防曬照樣黑?皮膚科醫師:塗抹量不足
2018-07-06 16:57:21許多人怕黑、怕曬,夏日展開皮膚防曬大作戰,不過,常有人抱怨,擦了防曬乳,卻不見效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劉康玲指出,防曬品塗抹的用量必須充足,如果臉部防曬,防曬品的用量建議塗抹約2個指節長。
-
SPF愈高防曬效果愈好?PA是什麼?防曬指標1次了解
2023-08-07 21:05:13炎炎夏日,出門前如果沒有塗抹防曬乳或做好防曬措施,很容易就會曬黑,甚至出現曬傷的情形,但許多人在面對防曬產品標示的SPF或PA等防曬指標時,不僅不清楚防曬指標的意涵,還經常會認為防曬係數愈高,就能有較好的防曬效果。究竟防曬乳上的這些指標代表什麼意思?該怎麼做才能挑選適合自己的防曬產品?
-
曬傷塗牙膏有用嗎?醫師破解迷思:出現這症狀速就醫
2023-08-02 20:12:07皮膚曬傷時,可以塗抹牙膏、刮鬍泡,先應急,減少疼痛發炎,這是真的嗎?皮膚科醫師表示,塗抹牙膏、刮鬍泡可能讓皮膚出現短暫涼爽的舒適感,但無助於改善曬傷肌膚,建議在第1時間以用乾淨的冷水擦拭皮膚,降低表面溫度,再塗抹曬後修護乳液。
-
暑假旅遊享受海水山嵐 不可輕忽曬傷嚴重性
2020-08-26 14:16:02台灣最近掀起獨木舟熱潮,陽光與海水交織可以暫時忘卻生活壓力,1名45歲男性因疫情工作壓力大,在暑假尾聲安排與家人玩獨木舟外,隔一天也爬山踏青享受大自然美好,沒想到一回家發現雙腿顏色像深紫色芋頭,同時出現許多水泡,原來個案在水上活動時就已嚴重曬傷,又爬山更是加重病況。
-
食安信心破產 食藥署:下架頂新54產品
2014-10-11 21:37:42衛福部食藥署下午證實,頂新製油公司不只今年,自101年至今連續3年,報驗從越南進口給人吃的食用豬油,全是飼料油!恐怕已經有超過2000噸的飼料用油,都被消費者吃下肚。食藥署宣布:頂新54項產品,下架查封。
-
旺旺水神遭罰66萬 陳時中:是環境清潔用品
2020-05-11 21:07:32旺旺集團旗下的「水神」次氯酸抗菌液,遭民眾投訴涉及廣告不實,北市衛生局調查後,開罰66萬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次氯酸水食藥署認定是環境清潔用品,宣傳上有影射醫療效果才會依法開罰。
-
食藥署新規!巧克力含量低於25% 大波露、金莎得改名
2021-03-03 21:38:25歡迎回來。巧克力也要「正名」!食藥署宣布明年元旦起,含餡巧克力的巧克力含量須達25%,並明令所有巧克力產品的植物油含量不得超過總重5%,否則不可以「巧克力」作為品名,違規者最高可開罰台幣400萬元。
-
噴得比較好?醫:防曬乳用量不足仍會曬傷
2015-08-13 21:46:07今年夏天,全台每日高溫經常上看攝氏36度,而且紫外線指數偏高,有的人選擇防曬噴液,覺得比擦防曬乳清爽。不過醫生提醒,不管使用哪種防曬品,一定要記得增加用量及次數,並搭配長袖長褲或陽傘,才能有效阻擋紫外線。
-
炎夏消暑你做對了嗎? 消暑妙方必看 | 談古論今話中醫(418)
2019-09-02 11:11:34一談到夏天就會想到戲水、游泳、吃冰、冷飲、冷泉、冷氣----等消暑、避暑的各種方式。但是不正確的消暑方法反會傷身,很多人為了貪一時涼快採用的快速消暑方式,容易衍生更多的健康問題,如何正確的消暑呢? 這一集邀請到鄧正梁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這個問題。
-
危險紫外線 過度曝曬皮膚紅
2011-07-28 21:53:57氣溫飆高,台北28日中午氣溫已經來到35.2度,中部以北紫外線都已經超過過量級,台北陽明山、基隆、桃園、宜蘭、花蓮甚至達到危險級。醫師警告曝曬烈日超過1小時,皮膚就會發紅,超過3小時就會感覺疼痛,民眾要注意防曬。
-
遭中共阻礙一年 台FDA將主持國際醫藥會議
2019-05-29 13:32:36中華民國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今(29)天在記者會宣布,今年度國際醫藥法規協合會(ICH)會議六月起,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吳秀梅也將擔任子會議主席。台灣從2016年申請加入ICH時,遭中共技術阻擋,晚了中共一年,才被核定為會員。
-
蘑菇配茄子會中毒?食藥署破解謠言 這類蘑菇才須注意
2023-10-11 18:39:12「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時吃,會產生1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網路流傳許多似假非真的訊息,對此,食藥署表示,這種沒有根據的傳言,沒有相關科學論述依據,民眾無須相信。
-
商周送交鮮奶報告 食藥署:週內開專家會議
2013-11-23 21:14:32《商業周刊》報導市售乳品含禁藥,衛福部要求商周必須在今天(23日)下午4點前送交檢驗方法,否則將依法開罰最高30萬元。在截止時間前一小時,商周副總編輯與銘傳大學副教授陳良宇, 前往食藥署遞交乳品檢驗報告。
-
中國捐大體皮膚?衛福部:不能是死刑犯的
2015-07-03 22:13:29針對中國表達想捐屍皮,也就是大體皮膚,給八仙塵爆傷患使用,食藥署今天(3日)表示,還沒有接獲相關訊息, 衛福部長蔣丙煌昨天表示,如果要用中國屍皮,必須確定不是來自中國的死刑犯才考慮。立委田秋堇表示,中國的器官,事實上是沒有登錄制度的,中國要用什麼來證明,不是從死刑犯身上取得的?
-
還在網購買藥嗎?當心買到偽藥!
2017-07-05 22:00:06現在人網購的次數很頻繁、也相當方便,是時下最夯的購物模式,如果您也愛在網路上買藥品,千萬要小心,食藥署1年來在海關攔截共16件仿冒藥品,大多是減肥藥和壯陽藥,不但造假,還摻有台灣禁藥成分,對人體有害,呼籲民眾別買來路不明藥物!
-
燕麥片驗出農藥 食藥署遲公布名單挨批
2016-05-27 21:26:07養生食品燕麥片,捲入食安風暴,食藥署抽驗檢出,含有農藥 嘉磷賽,其中包含知名的美國桂格燕麥片,不過,業者在5月23日就接到下架通知,但食藥署到5月26日才公布這些問題產品,引起消費者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