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學生領袖憶“六四”

【新唐人2010年6月3日訊】1989年,中共政府出動了坦克和軍隊,血腥鎮壓了天安門廣場學生民主運動,這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了21年。但是對當年天安門廣場的學生民主運動領袖來說,事件彷彿就發生在昨天。他們回憶起當年的那場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事件,仍然歷歷在目。

21年前的學生領袖,大多數是二十歲左右風華正茂的青年,21年光陰過去了,如今他們已經進入中年。21年前的那場事件,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柴玲,“六四”事件期間,擔任天安門廣場絕食團、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總指揮。現在是美國一家電腦公司的總裁。她表示,當時參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作為一個中國的公民覺得要為國家做一點事情。

柴玲:“後來警察開始打人、推人的時候…那個時候才突然抑憤,就覺得我們這麼多年來一直都被趕著跑,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再跑了,就決定站起來面對他,不再逃跑了。”

89年4月15號,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逝世成為了這次事件的導火線。因為不滿中共內部對胡耀邦的不公正評價,4月17號北大和其他幾所大學學生走向天安門廣場和平請願,拉開了89學生民主運動的序幕。

89學生民運歸納起來就是兩個訴求:一是要求自由和寬鬆的政治環境﹔二是反對腐敗,即當時最響亮的口號“反官倒”。其中沒有提出任何選舉在內的民主要求,沒有要求改換政府,更談不上推翻一個政府。

熊焱:“我認為是一個中國人真的是第一次覺醒﹔第一次覺得想要做人、想要有自由、是那種發自那種內心的想要有一種尊嚴的那種起點。這就是我的真的感覺,所以我現在還是相信中國人們內心儲存的那種力量。”

89年6月3號,中共決定清場,理由是“平息反革命暴亂”。根據BBC現場報導,解放軍從卡車上不分目標的向人群射擊。根據《天安門文件》透露,當時中國紅十字會曾報告說有2600人死亡。但數字在中共政府壓力下迅速撤回。

在經歷血腥鎮壓之後,學生領袖都踏上了逃亡的路。柴玲感覺,6月3號的第一聲槍響以後,她覺醒了。

柴玲:真的打破了我們這一代人對不光是共產主義、對黨、對這個社會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的這些理念,確實對我們是一個特別大的覺醒。

1989年曾經是山東聊城地區的學生領袖傅希秋在這一聲槍響後,經歷了痛苦的心路歷程,現在他是一名牧師。

傅希秋:“六四”坦克和機槍和一聲槍響,可以說是導致了對整個制度的幻滅,最後我是在89年的末期,被審查期間就導致對人的幻滅,包括對自我是不是能夠自我拯救的幻滅,所以後來我才成為基督徒。

21年過去了,中共當局對內封鎖“六四”天安門屠殺的報導和討論,對外卻以經濟建設的進步假象,來掩蓋血腥鎮壓平民的暴行。曾任香港文匯報東北辦事處主任、著名記者姜維平指出,“六四”成了中共繞不過的領結,它纏繞在它的脖子上。中共政府如果還不平反一切冤假錯案,還政與民,“六四事件”就只能是“死結”!

新唐人記者李靜、孫寧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