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族樂器展 感受百年樂器之美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7月7日訊】首度結合漢族、福佬、客家及原住民四大族群的東方民族樂器大展,在嘉義市立博物館熱鬧登場。難得一見的文化饗宴,讓民眾大開眼界。

    古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更在2003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黃淑基:

    「我們古代文人所謂的琴棋書畫裡面所提到的琴,其實指的就是古琴。琴在中國古代是用來修身養性的樂器。琴基本上在中國來講,它是屬於陽性的樂器,那瑟在中國的文獻歷史上的記載,它是屬於陰性的樂器。我們中國人講說琴瑟和鳴,其實一個意思就是指陰陽相合的意思。」

    東方民族樂器大展,集結70多件東方民族精緻的傳統樂器中,還有獨特的木鹿鼓、虎座鳳鳥懸鼓等,供民眾近距離欣賞。

    參觀小朋友:

    「我沒有看過這種樂器,很新奇。」

    南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黃淑基:

    「這個是木鹿鼓,在中國的傳統宮廷打擊樂器裡面經常被使用到,那它其實就是模擬腳蹄類的動物在奔跑那個聲音。」

    嘉義市長黃敏惠:

    「我們也正好藉這個機會讓國外的貴賓,看到臺灣原來是這麼豐富、這麼精采。」

    葡萄牙管樂團團員:

    「看完這個展我覺得很有趣,因為你們的中華文化跟西方文化真的很不同,你們可以保持這個傳統這麼悠久,真的很好。」

    東方樂器大展,讓大家認識台灣各族群的音樂之美,展現多元文化內涵。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裕明 臺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