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的70年代 唱自己的歌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12月17日訊】接下來的新聞,我們把時間往前推移,來到70年代,那是一個悲觀與樂觀並存的年代:在那個時候,台灣退出聯合國,與美國斷交,在國際上頓時失去了聯繫。另一方面,十大建設讓經濟開始起飛,國民消費能力上升。 這樣的情勢,讓一些當時的大學生開始思考,自己的文化是什麼,也因此,讓民歌誕生,帶您一起回到過去民歌的年代,看見過往大學生的反省與思考。

低沉的嗓音,渾厚滄桑的歌聲,娓娓道出歲月的痕跡。這是胡德夫。當第17屆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時,他的「匆匆」專輯,一舉入圍最佳作曲、最佳作詞、最佳年度歌曲等六個獎項,有許多人問,胡德夫,到底是誰?

時間拉回70 年代,當時許多年輕人喜歡西洋歌。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讓一向依賴美國的台灣人,一下有了強烈的失落感,同時也開啟了一些人「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 並且「唱自己的歌」的想法。而胡德夫,是重要的推手之一,「匆匆」就是在那個時候完成的。

除了以母語,唱起卑南族的歌曲「美麗的稻穗」。胡德夫還走向社會運動,《大武山美麗的媽媽》,為原住民爭取權益,揭露原住民雛妓社會問題。

歌手 胡德夫:「為什麼卑南族這個歌我唱出來是這麼重要的,那我會去想自己是誰。」

影響胡德夫走向民歌,李雙澤,是不能不提到的人,在淡江大學一場民謠演唱會上,突然扔下了可樂瓶。讓他成了推動民歌的重要推手之一。

作家 蔣勳:「(李雙澤)忽然上台,拿著可口可樂,說我喝可口可樂從台灣喝到紐約,我唱Bob Dylan從台灣唱到紐約,可是我們有沒有自己的歌呀!」

歌手 胡德夫:「沒有一個人不驚訝的,可口可樂打下去,然後說,難道我們就只有這些歌嗎?我們還有什麼歌可以一起唱的,大家都沒有聲音。」

1970年代後期,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在侯德建、羅大佑、李泰祥的加入之後,讓民歌運動相較於初期的淳樸無瑕,多了一份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

簡單的樂器,自然不做作的歌聲,從清新純樸,到激昂關懷,每一個旋律,都記載了當時年輕學子,對生命,對社會與歷史的省思。不論時光如何推移,這樣的歌聲,不會被遺忘。

文字撰稿後製:陳輝模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