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奢侈稅 劉憶如:研擬退場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3月22日訊】財政部長劉憶如今天(22日)赴立法院報告財政健全小組的運作規劃,不過立委關注的焦點都在要不要課徵資本利得稅,劉憶如擔心被放大解讀,不願多說,不過卻意外爆出奢侈稅將研擬退場機制。
劉憶如到財委會,要報告任內重大政績,財政健全小組的運作規劃,但立委全都聚焦稅收問題。
立委 費鴻泰vs.財政部長 劉憶如:
「再給我們一點時間,因為我們下禮拜就會提出來。你到財委會因為,你也是在這圈子待很久的人,沒有蜜月期的耶,你不能講說我準備好了,我再來回答,哪有這種事,是不是這樣?我們其實準備好,可是沒辦法回答。用這種態度,我跟你講,你會很辛苦的。」
立委 李應元vs.財政部長 劉憶如:
「如果資本利得稅沒有增加的話,你要不要下台?我想這樣好不好,不要繞圈子,數目上沒有呈現的話,下台這麼困難嗎?所以我們把話講清楚,是不是比重會增加。」
朝野立委砲聲隆隆,但劉憶如就怕被放大解讀,對資本利得不敢多說,反倒是奢侈稅實施以來,不動產預估50憶稅收,實收17億,另外預估有25億稅收的皮 草、遊艇等,國庫也只收到10億元,達成率35.5%,成效不彰,但財政部不思考改善課稅機制,居然提出奢侈稅要有退場機制。
財政部長 劉憶如:
「我想奢侈稅剛有提到,它是一個過度的代替品,所以當我們很多制度,是真的能夠往健全方向走的時候,當然這些過度的,就適時要退場啦!」
選前政府大動作課徵奢侈稅,選後又研擬提出奢侈稅的退場機制,選前選後不一樣,民眾都在看。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全民發現金 直接入帳、ATM請領、郵局臨櫃都可能
2023-01-04 18:29:12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說,預計開春後發放每人新台幣6000元。政院人士指出,政府過去有部分現金補助直接匯入民眾帳戶的經驗,這次也正思考透過線上申請後直接入帳、ATM請領及郵局臨櫃領取等作法,但尚未定案。
-
蘇貞昌請辭閣揆 陳其邁:最挺高雄的行政院長
2023-01-20 11:38:25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再度向總統蔡英文請辭。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說,蘇貞昌從疫情到經濟都繳出漂亮成績,應給予肯定,且任內助高雄推動多項建設,是「最挺高雄的行政院長」。
-
各國雙率救市政策到極限 劉憶如:台灣尚有籌碼
2020-04-23 20:29:00好,帶您看到,疫情對經濟衝擊成為各界關注焦點,有學者就表示,未來全球面臨需求萎縮,供應鏈中斷問題,尤其主要國家負債比率偏高,雙率政策已經到了極限,不過相較之下,台灣負債比率不高、經濟韌性強勁,將有更多政策空間,因應這波危機。
-
監察院巡察行政院 蘇貞昌打經濟牌 最新民調出爐
2021-12-28 13:38:53監察院長陳菊今天(28日)率隊到行政院進行年度巡察,由行政院長蘇貞昌進行簡報,報告一年來,內閣團隊所做的重要事項。
-
遭指滿意度降 蘇貞昌:挑擔者滿身汗臭不會討喜
2023-01-06 12:24:52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談及施政滿意度遭指下滑時表示,「挑擔的人滿身汗臭是不會討喜的」,要盡力做好,但也沒有100分的政府,希望大家給做事團隊加油鼓勵。
-
就業人口持續上升 不受景氣燈號走緩影響
2018-12-22 20:22:42再來帶您關心,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公布十一月失業率統計,相較上個月,以及去年同期,台灣的失業率都是下降的。而景氣燈號走緩,也沒有影響到目前的勞動市場。另外,主計總處也表示,美中貿易戰,並沒有對台灣製造業的就業狀況,產生衝擊。
-
政院通過特別條例 用於普發現金、挹注健保基金等
2023-01-12 11:58:35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國發會擬具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規劃以新台幣3800億元,用於普發現金、挹注健保基金、擴大公共運輸補貼等9類範圍;草案將送立院審議。
-
蘇貞昌替地方創生站台 力挺5年預算翻倍至120億元
2022-04-18 20:23:17行政院長蘇貞昌表態力挺地方創生,今天指示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應大力發展地方創生,給予更多預算支持,「不要只有5年60億元,5年120億元都沒有問題」。
-
國台辦稱決定台灣前途 蘇貞昌:別國不要說長道短
2020-01-15 20:12:32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表示,台灣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對此,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台灣人民已經用選票非常清楚表示,台灣前途就是台灣人決定,希望別的國家,不要妄加說長道短。
-
短短一週內!中國4家上市公司董事長被逮
2019-07-10 20:46:14歡迎回來,大陸股市最近是風暴不斷,短短不到一週的時間,大陸4家上市公司董事長被抓。相關新聞一經曝光,股價隨即應聲大跌,廣大中國股民則是備受煎熬、苦不堪言。
-
透視義大利失控疫情 直擊被溫州人佔據的普拉托
2020-03-20 19:46:33為何中共肺炎會在歐洲的義大利爆發?近期引發連串討論。去年3月,義大利總理孔蒂,不顧歐盟反對,與中共簽下「一帶一路」協議;而多國領袖警告,這有如給義大利境內產業引進了「特洛伊木馬」。其實早在之前,城市普拉托,就被質疑成了中共在義大利的特洛伊木馬。因此有評論認為,大量住在普拉托的中國溫州移民,是義大利疫情大爆發的重要因素。新唐人《中國解密》特派員前進義大利,帶您了解。
-
股災後再看中國經濟 謝金河轉發八預測
2018-10-12 09:13:11好,正當全球聚焦股災的後續效應時,財經專家謝金河昨天在臉書上分享文章,評論中國經濟,內容提到,中國2010年發財靠融資,只要會說故事,融資一輪接一輪,然而文章預測中國經濟將有八大效應,包括,樓市泡沫將吞噬富人財富,個人理財將出現大規模違約,世界工廠風光不再。重污染,重耗能企業被清除。人民幣升值泡沫吹破。泡沫產業被擠出效應。眾多台商被洗出中國大陸。富二代敗家,財富來得太快,二代提前敗家。謝金河說,在中美貿易摩擦升高之際,文章似乎看到中國經濟下一個調整方向。
-
藝人批口罩禁出口臉書被出征 陸網紅:中國不缺
2020-02-14 14:55:13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到台灣,台灣政府為了防疫,並照顧境內防疫需求,宣布24日起口罩暫停出口全世界一個月。引來台灣藝人范瑋琪、大小S、楊培安批評。于美人也發文暗批,把政治擺在人道之前。但有中國大陸網紅,在臉書直言指出,台灣口罩依賴入口,台灣政府禁止出口,是為了確保台灣內部足夠貨量;他說,中國是口罩生產國,不缺口罩,中國買不到口罩,是因為商人壓著貨不賣,加上民眾囤貨,或者掃貨打算高價轉賣;問題從來不是全球要不要捐口罩給大陸。
-
在陸台商爆「逃命潮」 年撤資約500億
2018-09-01 21:47:50隨著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大陸的台商出現了撤資潮。另外,日本和德國企業也陸續撤離中國大陸。業界人士分析,外資的大量撤離可能引發大陸失業潮,GDP下降,外匯存底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
一帶一路助長柬埔寨詐騙 2千台人遭誘淪幫兇
2022-08-11 22:01:27好,台灣人被誘騙到柬埔寨做詐騙,卻淪為被詐騙集團控制的奴隸,最近引爆輿論。事件甚至涉及到黑幫人口販運問題,嚴重程度令各界譁然。柬埔寨的詐騙盛行原因之一,是由於中共在柬埔寨推動一帶一路後,西港吸引許多中國人到當地做博弈產業,但2020年開始,柬埔寨的「禁賭令」生效,部分博弈業轉向做詐騙,加上因柬埔寨當局監管不力,中國黑幫大舉入侵,並與台灣的人蛇集團、黑道合作,誘拐人口到當地進行非法工作。台灣刑事警察局統計,受騙國人恐超過2000人。行政院將跨部會專案合作,針對柬埔寨詐騙集團誘拐國人從事不法工作,進行預防、勸
-
美再提反中共影響法案 親共者將付代價
2019-02-19 21:05:39美國跨黨派議員日前提出法案,要求調查和反制中共在美國和盟國操縱媒體、經濟脅迫等, 以擴大影響力的行為。評論認為,一旦法案通過,那些在美國為中共搖旗吶喊的華人,可能會被遣返回中國。
-
比土耳其慘?紐時:中國情況更糟恐影響全球
2018-08-16 07:14:49好,土耳其危機引發全球關注,不少人擔心,會不會引發更大區域的金融風險。重演1997年泰銖狂貶引爆亞洲金融危機。不過,紐時專欄作家(Ruchir Sharma)更擔心,比起土耳其,當下有個更大的問題顯現,強勢美元削弱土耳其經濟,也可能損害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而且他認為,中國的情況可能更糟,過去10年中,全球新增債務超過一半是中國國內的貸款。再加上中國面臨資金外流的風險,目前正處於兩難的局面。因為強勢美元可能引發資金外流,但如果拉抬人民幣作為回應,可能進一步使經濟減緩。專家指出,全球經濟的未來,將取決於中國
-
中共20條促消費 買不起水果買汽車?
2019-09-10 21:19:23在出口下降,投資無處可去的情況下,中共把拉動經濟的目光,再一次集中投向了老百姓的錢袋子。日前中共當局推出了20條促進消費,拉動經濟的措施,聲稱要釋放汽車消費潛力等。不過,業界認為,在國內民眾買不起水果、豬肉的情況下,用政策刺激百姓去買汽車,恐怕無濟於事。
-
台灣正式申請加入CPTPP!已知會11個成員國
2021-09-23 08:46:19早安新唐人來關心,上週中共遞件申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被認為困難重重,而台灣則是被華府智庫學者看好,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高市早苗也在與總統蔡英文視訊時,公開表示,日本應協助台灣加入CPTPP;台灣行政院昨天週三(22日)證實,已經正式申請加入CPTPP,並已向11個成員國尋求支持。今天,行政院政委鄧振中和經濟部長王美花將一起對外說明。
-
大量蒸發!中國近9萬家房地產公司註銷或吊銷
2019-12-18 21:37:21根據中國大陸經濟數據,今年大陸已經有接近9萬家房地產公司註銷或吊銷,剛結束的中共經濟會議還在繼續強調房市調控。學者預計,明年關閉的房地產企業,恐怕還會更多。我們今天的透視焦點,帶您深入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