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變飼料 狀元雞的最愛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9月4日訊】廚餘除了可以養豬、製成堆肥,還有什麼用途呢?臺中市環保局推動廚餘回收再利用,將廚餘再分類製成肥料,還有雞飼料;餵食廚餘飼料的雞隻健康活潑,肉質鮮美受饕客喜愛,環保局還將牠命名為「狀元雞」。

    啼聲嘹亮,個個頭好壯壯的「狀元雞」是台中市環保局與民間養雞場合作,採用開放的飼養方式,加上利用回收廚餘製成的雞飼料餵食而成的,每個月除了安排獸醫診療之外,還得檢驗無抗生素殘留反應,才可販售。

    台中市副市長 蔡炳坤:

    「這些廚餘當然我們就會去做多元的利用,包括我們用來養雞,養的雞呢,特別好吃,我們就叫做「狀元雞」。」

    位在台中市的廚餘飼料化場,可是全國第一座,將回收回來的廚餘經過濾乾、破碎、乾燥等程序,並添加玉米、米糠等添加物製成「雞飼料」,每批可以處理4公噸的廚餘,整個過程需要三天,才可完成約1.3噸的雞飼料;假日,飼料化場也開放供民眾參觀。

    環境科技公司組長 林梓椋:

    「我們其實在推廣說,我們的熟廚餘其實還是可以變成其他的用途。不只是養豬也可以來做成雞飼料。」

    小朋友:

    「只知道雞只能吃雞飼料。而不知道它可以吃玉米,或者是廚餘做成的堆肥飼料。」

    環保局推廣廚餘回收再利用,那麼要如何分辨哪些是飼料廚餘,哪些是肥料廚餘?

    台中市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股長 陳秀玲:

    「養豬廚餘就是人可以吃的,豬就可以吃,堆肥廚餘就是人不適合吃的就不要給豬吃。這個是比較簡單的分類方式。」

    透過垃圾分類、廚餘回收再利用,期望達到「全回收、零廢棄」的目標,為地球多盡一份心。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姜紀美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