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保育類動物 以免無心觸法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9月19日訊】最近有民眾在山區拾獲穿山甲、食蛇龜,因為牠們行動緩慢,容易被捕捉。按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如果獵捕、宰殺、飼養或買賣保育類動物,要判5年以下徒刑,或是30萬到150萬元罰款。類似的保育類動物還有山羌、石虎、白鼻心等等,讓我們帶您去看看。

    在野外時常看到的穿山甲、食蛇龜和鍬形蟲,因為爬行速度比較慢,很容易被人類捕捉,不過,牠們其實都是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其他像是獮猴、山羌、石虎、白鼻心、貓頭鷹都是,可是,民眾知道嗎?

    民眾:「 (白鼻心是保育類動物嗎?)不知道。」 「不知道。」

    民眾:「(請問山羌是保育類動物嗎?) 「我也不知道。」

    民眾: 「(飼養保育類動物要罰多少錢知道嗎?) 「不知道耶。」

    可別以為不知者不罪,按照<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如果獵捕、宰殺、飼養或買賣保育類動物,可判處5年以下徒刑,或30萬到150萬元罰款。

    農委會保育中心 鄭錫奇博士:「尤其是那些保育類啊,像白鼻心、石虎、穿山甲,如果你有發現的話,不管有沒有受傷,你可以送到我們單位,我們有一個野生動物急救站。」

    近年來,台灣有不肖商人專門獵捕食蛇龜走私到中國大陸,再以高價賣給當地野味市場,讓這些保育動物生存處境更為艱難。

    農委會保育中心 鄭錫奇博士:「當牠被抓的時候輸到哪邊去,一樣不管是大陸、東南亞這都是讓人家,我覺得很可恥的行為,破壞我們的自然生態,他傷害我們一些保育類物種。」

    提醒您,在山區撿到小動物,別以為撿到寶,最好先弄清楚是不是保育類動物,以免無心觸法受重罰。

    新唐人亞太電視 蕭政忠 廖平風 臺灣南投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