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危機頻傳 楊志良:問題在財稅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6月14日訊】毒澱粉事件連環爆,一般民眾是憂心忡忡,台灣的食品安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引發討論。今天衛生促進會公布數據,指出台灣公衛部門的預算相較於醫療部門,有明顯差距,人力財力不足,無法有效防範食安危機,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更指出,根本問題在財稅政策。

從粉圓、芋圓甚至到布丁,毒澱粉事件連環爆。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數據顯示民眾食品中毒事件,2000年200件,到2011年爆增到400件,台灣民眾是憂心忡忡。

民眾:「之前我常吃的真的就有下架,有一點害怕。」

民眾;「希望他(政府)能夠從源頭就能夠把關,說真的很多賣的人,他可能不知道,他自己本身用到這個東西。」

民眾:「政府應該就是要執法要嚴一點。」

衛生促進會公布統計資料,各縣市的稽查力度持續下降,2000年稽查3萬多家,到2011年僅剩1萬多家,11年內下降超過五成。遭稽查廠商的不合格率則是逐年攀升,從2000年的10%左右,到2011年激增到45%上下。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 陳美霞:「台灣醫療保健支出的分配嚴重的錯置,將大量的資源投入醫療部門,預防部門的人力跟資源,相對醫療部門就好像侏儒跟巨人一樣。」

衛生署將90%以上的經費用在醫療支出,公衛部門卻不到5%。衛生促進會指出問題在於經費分配不均,導致台灣食安危機,不過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有不同的看法。

前衛生署長 楊志良:「我們整個醫療保健支出,占GDP只有6.6%,是在所有進步國家偏低的。問題在我們台灣的財稅制度,簡單講就是沒有錢。」

跟其他國家做比較,2008年各國國民食品衛生經費分配額,台灣國民每人只有34元台幣,是英國美國的1/5。目前政府研議成立食品安全基金,楊志良同樣不看好。

前衛生署長 楊志良:「我們政府根本拿不出錢出來,而且大家知道我們明年度預算,所有部會全部要砍8%。」

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要鞏固住台灣的食品品質,政府部門的因應政策,持續受到檢驗。

新唐人亞太電視 郭雲開 張媛婷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