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花蛤 台金孩童宣導花蛤保育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7月18日訊】花蛤,是金門潮間帶特有的生物。近來被觀光活動抄熱後,「挖花蛤」成了到金門海灘的熱門遊戲。但不敵人為過度挖採,花蛤數量銳減,連小學生都感受到危機,金門和來自台灣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勸導遊客留給花蛤一線生機 。

    小學生 陳睥兒:「就像你看到的這個10元硬幣,假如你挖到花蛤的話,一定要比這個大,你才能拿走,假如比這個小的話,請你放生回牠的棲息地。」

    手舉告示牌,三位小女孩利用暑假到成功海邊宣導花蛤保育。

    小朋友:「這個可以嗎?」

    小學生 余星儀:「不可以!」

    小朋友:「不可以?太小了!」

    偶爾遭到遊客拒絕,他們笑著離開,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遊客 洪小姐:「就是讓我們的地球越來越美好,這樣子從小培養這樣子的態度,我覺得很棒!」

    感受到花蛤數量變少的危機,這群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展開科學研究。

    科展指導老師 黃仁茂:「這個花蛤基本上,牠是金門(潮間帶)特有的生物,如果我們不懷著那種,環境資源保育的工作的話, 每年都辦這個花蛤季,然後都給牠挖完的話,那總有一天花蛤都會被挖完,那生態這個資源就會被枯竭掉。」

    台灣白色的沙灘裡沒有這種花蛤,只有金門有,牠屬於金門潮間帶特有的生物,那你現在每年這樣挖,大小通通挖,總有一天一定會怎樣?被挖完啦!」

    小學生 余星儀:「我們從去採沙,然後曬沙,然後帶到水試所去量沙礫徑大小,然後還有量花蛤的殼長、殼寬還有殼高,前前後後花了七八個月。」

    孩子 VS.家長:「哇!真的下去了!阿鴻,不要動,不要再靠近牠了!不要再驚嚇牠了!」

    花蛤在眾目睽睽下,潛入沙中,這群來自台灣的小朋友 主動配合保育花蛤。

    記者:「那你同意,挖完要放回大海的舉手!」

    小學生:「全員同意。」

    台灣遊客 梁燕妃:「我們其實心裡還滿欣慰的,就是他們懂得尊重生命,我覺得這是很不錯的想法。」

    來自不同地區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關注花蛤生態。

    新唐人亞太電視 楊忠其 胡淨妮 台灣金門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