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品質競賽 朴子市爭米王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7月19日訊】從上一波的三聚氰胺事件到最近的毒澱粉,國人對飲食習慣,已經從過去「吃得飽」改變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嘉義縣朴子市農會18號舉辦「稻米品質競賽」,有25位農友參加初賽,有9位進入決賽,競爭可說相當激烈,獲選冠軍得主將代表嘉義縣參加全國十大經典好米比賽。

    打開飯鍋,濃濃的米飯香撲鼻而來,米粒晶瑩透白、飽滿有光澤,黏彈性十足,令人食指大動。

    嘉義縣長 張花冠:「外型飽滿、圓潤,口感、香味跟黏稠度都非常好。」

    農友 莊有志:「好的米,你在煮的時候,會很香,非常的香,吃的時候,會有那個Q度。」

    「稻米品質競賽」,除了觀看稻米外觀,細聞米飯香氣,也咀嚼檢測米飯的口感、黏彈性、硬性和新鮮度。

    朴子市農會總幹事 黃純真:「沒有農藥的殘留,你才可以來參加比賽,還有田間的管理、(用藥)安全,都是我們(評分)的重點。」

    台南區農改場嘉義分場長 羅正宗:「外觀的部分,包括它的光澤、透明,它的飽和的狀況;食味的話,就包括它的香味、硬度,它的黏度,它的口感。」

    優質的稻米要怎麼栽種呢?農友們不藏私,互相分享他們種植的經驗。

    農友 林金本:「當然比較費工,當然你要注意去拔草、分蘗,有什麼(蟲害),你都要去消滅掉。」

    農友 莊有志:「播種的時候依照節氣,再來用少秧苗,播種淺一些,讓它分蘗多一點,這樣它的品質就會比較好,管理稻田就像在管理孩子一樣。」

    透過這次比賽,主辦單位希望農友對精緻農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建立在地良質米品牌,提高農民收益。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