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北海坑道 戰備地下碼頭變成景點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4月5日訊】位居前線的馬祖,境內有大大小小的坑道,多數是過去為了防禦砲火,將戰備地下化而鑿建的,時過境遷,這些當年的軍事據點現在大多開放參觀,變成馬祖旅遊的熱門觀光景點。透過鏡頭帶您一起去看看,這些充滿戰地風情的坑道。

搭上小船,緩緩繞行水道,放眼望去,坑道內壁都是堅硬的花崗石,清澈的海水底下也是花崗岩,當年一鑿一斧留下的痕跡,依然歷歷在目。

馬祖風景管理處解說人員 林金龍:「它(南竿的北海坑道)這個挖了是八百多個工作天,因為它是三班制的,24小時,它這邊因為坑道成一個井字型,水井的井,它走一圈,步道走一圈大概是七百多公尺,那麼水道部分呢,是六百多公尺。」

當年,為戰略需要,在馬祖開鑿了不少「地下碼頭」,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在南竿的北海坑道。這座耗費將近三年才完工的地下碼頭,完工後卻從未發揮功用,在廢棄多年後,才由馬祖風景管理處進行整修,興建聯外道路與護欄,開放觀光。

馬祖風景管理處解說人員 林金龍:「以前就是如果說漲潮的話,因為它步道會淹掉,客人就沒辦法走,現在客人多一個選擇,就是說你漲潮時間來,可以選擇搭船,我們搖櫓把你們繞一圈這樣子。」

此外,同時開鑿的北竿北海坑道,長達550公尺,寬9-15公尺。雖然小於南竿的北海坑道,但也是鬼斧神工之作。 當年鑿建坑道的施工設備相當簡陋,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工程非常艱辛,因炸藥爆破而意外傷亡的工兵就超過百人。

馬祖風景管理處解說人員 林金龍:「在四十幾年前沒有任何的重機械,都是靠人力,沒有那個重機械,當然,因為我們這是花崗岩,它很硬,一定要先用炸藥把它炸過之後,這些阿兵哥再進去把這些石頭清出來。」

在過去兩岸緊張的年代,鑿建坑道是為了防禦砲火。時過境遷,馬祖的坑道現在大多轉型為觀光景點,也成為吸引遊客的特殊戰地景觀。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月秀台灣馬祖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