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的眼淚「雨來菇」部落的特別食材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8 月 12 日訊】原住民部落美食大多都是就地取材,而號稱「情人的眼淚」的雨來菇,您吃過嗎?在南臺灣的滿洲或是山中的部落,常常在大雨過後就會從地上長出的雨來菇,現在也有農民進行人工栽種,一起去了解。

    在低窪的泥地上,鋪上抑草蓆,雨來菇就生長在上頭,因為它的顏色綠綠的,經常會被誤認為是乾枯的水草或海帶。

    農民 沈財:「裡面甚麼肥料也不要,農藥更不用,主要要有水,可是地下水不行,一定要山泉水,才能夠長得出來,它是自然成長的?還是要買菌種,買野生的菌種。」

    一般都是野生的雨來菇,常被拿來做為不同口味的料理,因為口感不錯,目前南臺灣有許多地方進行推廣栽種。

    農夫 沈財:「大小濕度也有這關係,這太濕會爛掉,太乾的話很難看,你用洗它自然會給你好看,一年四季都可以,365天都可以收成。」

    廚師:「因為它比較容易有沙子,把它洗乾淨,然後滾水汆燙,燙差不多三分鐘就好,不要燙太久會爛掉,然後瀝乾,然後醬汁它主要是用檸檬汁,一點醋,然後糖、味醂,還有我們都會加一點辣椒提味,其實它就是酸酸甜甜,有點泰式的感覺就很好吃了。」

    雨來菇在一般市場上並不常見,如果有機會來到南臺灣,不妨品嘗這難得的在地美味。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葉子棻 台灣屏東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