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書店實體化 大數據提供新閱讀體驗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11 月 17 日訊】台灣知名網路書店,和便利商店結合,推出實體店面。不過,不是要賣實體書,而是要將網購原本就有的推薦瀏覽等功能,帶到線下,通過人臉辨識,給消費者新的閱讀體驗。

    記者 黃庭鋒:「想要看書卻不知道要看什麼書嗎?沒關係,現在具有人臉辨識功能的大數據資料庫,來幫你決定。」

    透過人臉辨視鏡頭,判斷出消費者的性別與大概年齡,再從大數據資料庫中取得推薦的書單,消費者喜歡的話,更能推出其它相關聯的書籍可供參考,消費者不喜歡,還可以相應的做出不同的書單判斷,業者表示,這是一家帶來「新閱讀體驗」的書店。

    知名網路書店整合行銷經理 劉伊純:「因為來店的目標客戶可能也許跟,我們品牌的會員會有一些不一樣,那我們希望是他也許透過他在這個場域裡面,挑一本書,或是透過他的面貌去遇見的書,可能是他之前,之前比如說在實體書店購買,或是在網路上都沒有辦法的體驗。」

    消費者將喜歡的書加到「喜歡」的清單中,再轉換成QR Code,用手機掃描,就可以將清單加入線上購物車裡,與便利商店結合,成為新型態的24小時閱讀概念店,但架上的書籍只能供讀者瀏覽,真正的購買行為,還是要透過線上購買。

    知名網路書店整合行銷經理 劉伊純:「這個場域是很跟民眾親近的,所以我們希望創造更多他遇見一本書的可能,那這可能的背後就是運用線上大數據。」

    與美國網路書店龍頭一樣,從虛擬的網路通路走向實體書店,但台灣業者將實體書店當作是網路書店的延伸,而非多一個通路,重點擺在用實體書店營造閱讀的體驗,兩家業者,兩種方式,但不約而同的都是從O2O的角度出發,展開新的嘗試。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黃庭鋒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