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飲食指南出爐 3大修正重點報你知
文:吳孟瑤(健康傳媒)
最新飲食指南出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培養民眾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國健署發現,國人普遍蔬菜、水果吃太少,蛋白質、澱粉常過量,飲食型態可說普遍未達均衡飲食標準,希望民眾均衡飲食才能更健康。
根據國健署2013到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我國19到64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1.5杯高達99.8%,堅果種子不足1份的為91%,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為86%,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亦為86%。
另外,以每日需求熱量2000大卡之6大類飲食建議量估算,我國19至64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6份有53%、全榖雜糧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3碗有49%、油脂類超過建議攝取量5茶匙的有39%,顯示國人在攝取6大類食物有極高的比例未達到均衡飲食。
國健署指出,「均衡飲食」為維持健康的基礎,指每日由飲食中獲得身體所需且足量的各種營養素,且吃入與消耗的熱量達到平衡。而「6大類」食物則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因此每類食物都要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
飲食不均衡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包括營養素缺乏、過多或不均衡而導致體重過輕、過重、肥胖、慢性病等健康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水果及蔬菜攝取不足,造成全球約14%胃腸道癌症死亡,11%缺血性心臟病死亡及9%中風死亡,而攝取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可以預防如心臟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此外,今年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也有以下幾點修正:
一、「全穀根莖類」改為「全榖雜糧類」:改用「雜糧」名稱取代「根莖」,讓大眾對於「全榖雜糧類」能有更廣泛的認知,除了大家所熟悉的穀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等,還包括根莖類的薯類,食用其種子的豆類和食用其果實的富含澱粉食物,如紅豆、綠豆、皇帝豆、栗子、菱角等。
二、「豆魚肉蛋類」改為「豆魚蛋肉類」:為避免吃入不利健康的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選擇蛋白質食物時應有其優先順序,原該類別為「豆魚肉蛋類」,但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所含的營養豐富,故建議選擇的優先順序修正為「豆魚蛋肉類」。
三、「低脂乳品類」改為「乳品類」: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為有減少脂肪攝取之好處,但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攝取全脂乳品,並不會進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全脂與低脂乳品其實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至2杯乳品類,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
相關新聞
-
老年失能殺手「肌少症」 醫生教你幾招預防
2018-01-25 21:54:26「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殺手,根據研究顯示,年齡越高罹患肌少症機率就越高,而且肌少症的患者死亡機率也越高,特徵是,持續且全身普遍地覺得沒力氣,嚴重甚至伴隨著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生活無法自理,該怎麼預防,醫師告訴你。
-
受頂新波及 味全工會酪農盼生存空間
2014-10-15 22:07:05頂新黑心飼料油油事件,激起消費者抵制頂新旗下的相關產品,原本市占率第一的味全林鳳營鮮乳,如今卻乏人問津,味全員工擔憂工作不保,也意外的衝擊到供應生乳的酪農生計。
-
銀髮族動起來!國健署設計健康操
2016-12-14 21:42:56歡迎回來。高齡化社會來臨,國健署特別設計高齡健康操,要讓銀髮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確、安全的姿勢做運動,加強長者的肌耐力,減少跌倒受傷的風險,現在就透過鏡頭一起動一動。
-
不是運動就能甩肉 運動前後吃什麼是關鍵
2017-12-22 16:33:13以前常聽到人說「運動後絕不可以吃東西,不然會胖更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講師邱柏豪指出,這個觀念現在可是大大NG!要知道,運動的前後階段,會有不同能量的轉換,像是剛開始運動前期約20至30分鐘,身體會先使用肝醣做能量的轉換,接下來才開始消耗脂肪。 但由於脂肪的能量轉換較慢,且脂肪分解需要氧氣,此時若脂肪還來不及分解,身體便會選擇改消耗蛋白質來替代。但蛋白質是肌肉生成的重要元素,若在運動中被消耗掉,自然運動後增肌減脂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
-
蛋白質吃太多腎臟受不了
2018-05-17 09:40:15高蛋白質飲食成為很多意圖減肥人士的日常飲食方式,但這種看似健康的飲食卻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專家表示,食用過多蛋白質會增加腎臟負擔,久而久之,腎臟就會受損,引發各類腎病。
-
顧好爸爸媽媽阿公阿嬤的健康 吃什麼最好? |談古論今話中醫
2015-12-30 18:54:21要養生就要飲食均衡。老年人飲食需要注意到的事項。
-
一顆蛋 四味藥 補氣血 通血路 | 談古論今話中醫(551)
2021-04-19 14:55:36雞蛋,又稱雞卵,或雞子。在中醫處方中,分別將其稱為雞子白(蛋清)、雞子黃(蛋黃)、蛋殼(蛋皮)和蛋膜衣(即殼裡的一層薄白皮)。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名醫吳國斌醫師分享雞蛋在中醫的應用。
-
提升免疫力 多吃這些營養好食物
2018-03-28 10:46:51免疫力的好壞,決定一個人健康與否。環境的汙染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破壞免疫系統;而營養不均,也會導致免疫機能失調。為了提升免疫力,要均衡攝取有益的營養素。
-
南北潤餅作法差異大!吃1份潤餅熱量要慢跑2小時消耗
2023-03-31 14:10:25國健署提醒,若將潤餅當作正餐,食用時記得把餐點中的主食、肉類及油脂類減量,並搭配「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概念,適時補充水果及乳品類,才能滿足一天所需的營養喔!
-
預防肌少症 優質蛋白質攝取與阻抗運動是關鍵
2019-07-26 15:24:30內政部預估2026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473萬人,占總人口數高達20%。專家提醒,老年人胃口較差、食量變小、蛋白質攝取不足,很容易罹患肌少症,容易影響肌力與活動力,一不小心跌倒就可能骨折,甚至必須長期臥床。
-
生酮飲食極端減重 國健署提醒潛藏健康風險
2019-02-26 17:04:51減肥幾乎已成為全民運動,不少人選擇少碳水化合物、多脂肪的「生酮飲食」,短短1年就可以減重10幾公斤,營養師提醒,這是一種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幾乎不吃碳水化合物,身體只能燃燒脂肪,轉換成能量,雖然減重效果顯著,但背後潛藏致命風險。
-
青年罹癌占總數10%!這三種癌症最多人得
2019-04-11 21:40:43老年人才會得癌症嗎?根據國健署統計,平均每10名癌症患者,就有一名是20歲─44歲的青年,發病前3名,女性乳癌、甲狀腺癌、大腸癌,還有台灣新國病肺癌,年輕人罹患數也上升,醫師建議不分年齡,民眾該養成定期健檢習慣,避免疾病找上門還不自知。
-
吃對早餐會瘦 補充蛋白質是重點
2017-04-12 20:16:35據中央社報導,董氏基金會引用研究並且表示,早餐吃比較多蛋白質者比吃較少蛋白質者,脂肪消耗較高、血糖穩定、飢餓感降低,且午餐攝取量變少,長期下來有助控制體重。
-
九層塔含丁香酚與黃樟素恐致癌?專家:不可能!
2019-12-10 17:41:00不斷有網路謠言傳,九層塔含有致癌物質最好不要吃,讓多數民眾惶恐不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布正確訊息,九層塔含有的丁香酚與黃樟素,雖然分別被歸類於第3級與第2級致癌物,但目前人類致癌證據不足。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認為,吃九層塔不會讓人得癌症,民眾可以放心吃不需過於憂慮。
-
又是防腐劑?保久乳能久放不是這原因
2019-03-07 17:53:19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大部分國人對於乳製品攝取量嚴重不足,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銀髮族,在選擇鮮奶、奶粉、保久乳等乳品時,常不知道該選哪種。台安醫院營養師暨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劉怡里表示,其實這些乳品的來源都是生乳,不同的是殺菌方法,一般建議以鮮奶為主,但奶粉、保久乳的營養成分與鮮乳差不多,只要規律飲用,對身體都有所幫助。
-
不一定要吃蛋!豆類、海鮮都可補充蛋白質
2023-02-24 22:30:39蛋漲或蛋荒不用怕!一顆蛋含有7公克的蛋白質,其他的食材也能取代,營養師就建議,豆類和海鮮,都是民眾攝取蛋白質,不錯的替代方案。
-
機率200萬之一 父子釣到稀有「藍寶石龍蝦」
2022-09-03 15:00:20美國緬因州一對父子外出釣魚,意外釣到了一隻極為罕見的藍色龍蝦,令他們驚喜不已,因為這種稀有龍蝦的捕捉率僅為二百萬分之一。
-
破解5迷思 這樣「吃素」才健康
2017-02-10 17:38:25目前崇尚素食者越來越多,營養師常常被諮詢:「吃素到底好不好?會不會營養不良?」等問題。讓我們一起看看吃素的常見迷思,以及可採取的應對策略
-
抗癌3箭!改變生活降低罹癌風險
2019-01-23 17:43:43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無分窮貴,都有罹癌可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健康生活、抗癌「3支箭」即「我願意戒除抽菸、喝酒、嚼檳榔」、「我符合篩檢資格,我願意4癌篩檢全壘打」、「假如我是癌症病人,我願意接受治療」,希望全民免於癌症威脅。
-
蛋變貴了怎麼補充蛋白質?營養師教你這樣吃不怕缺蛋
2023-02-27 13:48:20近期因氣候、飼料成本上漲以及禽流感等因素,超級市場等通路缺乏足夠的雞蛋一事,成為近期民眾熱烈討論話題。而全球的雞蛋售價都變得更高,包含台灣在內,已是不爭事實。不少人都在擔憂幼童如沒有足夠的雞蛋,是否難以補充適量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