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原因多 中醫調理可改善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4 月 24 日訊】心律不整是常見的心臟病,嚴重時可導致休克、甚至猝死。心律不整治療大多以西藥、電燒、裝心律調節器等方式,但透過中藥治療也可有不錯療效。

    47歲的林姓病患心律不整近10年,每當胸悶心悸,經常在半夜睡夢中驚醒,經中醫4個月的調理明顯改善。

    林姓病患:「心悸心律不整晚上躺著睡覺很嚴重,沒有辦法睡覺,治療後到現在一年半時間沒有再復發。」

    醫師表示,心律不整是一個臨床症狀,造成的原因常常撲朔迷離,可能是心臟疾病,或者是其他器官的疾病波及心臟導致。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 許堯欽:「冠性病、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瓣膜性疾病,這些都可能造成心律不整,它的起因可能其他的器官,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躁鬱症、更年期症候群、甲狀腺機能亢進、跟貧血等等。」

    心律不整輕症的,病人可能無任何症狀,輕微的會頭暈、胸悶、心悸不舒服,嚴重者可能休克甚至猝死,中醫治療心律不整,注重調理人體五臟六腑氣血平衡。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 許堯欽:「它是屬於一個整體性調理,我們認為說,把肝心脾肺腎五臟氣血都調理平衡之後,很大一部份心律不整,它就可以跟著穩定下來。」

    醫師建議,心律不整病患要調整生活作息,控制飲食與適度運動。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 許堯欽:「精神壓力沒有解除的時候,對心律不整是很不好的因子,要做一些適當的輕度運動,慢慢的鍛鍊心肺功能,讓氣血能夠通暢,這樣對他的心律不整會有很大的幫助。」

    新唐人亞太電視 史進旺 台灣台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