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被納美中貿易協議? 專家析川普或雙重考量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5 月 25 日訊】好,自上週美國對華為發出禁令後,全球多家企業已暫停與華為交易。週四,川普總統表示,華為具有安全威脅,但可能以某種形式納入貿易協議。專家分析,川普背後可能有雙重考量。
上週三,美國接連對華為發出「限買」和「限賣」兩道禁令。
其中,川普總統簽署的行政令,禁止美國使用「外國對手」的電信設備,即「限買」。
隨後,美國商務部規定,所有美企、以及使用美國產品或技術超過25%的企業,不經審批,不得向華為供貨,即「限賣」。
不過面對一週來全球科技市場的波動,川普總統週四表示,可能以某種形式,將華為問題納入貿易協議中。
美國總統 川普:「華為是非常危險的,從安全角度、從軍事角度看,它(所做的事)非常危險。因此,華為問題最終可能在貿易協議中有所體現。」
時事評論員 唐靖遠:「我推測,川普總統可能會保留他自己簽署的『限買令』,也就是會繼續禁止美國使用華為產品,把華為的安全風險排除在美國市場外。但不排除川普部分解除美國商務部上週三對華為的『限賣令』。前提是中方在談判中,同意讓華為受到美方嚴格監管,並停止商業盜竊、銀行欺詐等行為。」
過去一週,在「限賣令」影響下,美國谷歌、英特爾、高通、微軟,和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等,都傳出停止接收華為的新訂單。
時事評論員 唐靖遠:「我覺得,川普總統一方面是考慮到,禁令對全球供應鏈和金融市場的衝擊,他可能想用一個緩衝期,來降低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過去一週全球產業鏈對禁令的響應,已經顯示出了威力,那麼川普可能也想再給北京一個機會,看看北京在這樣的極限施壓下會不會回頭。」
美國嚴防華為,是因華為違規向伊朗提供被禁止的金融服務,傷害美國國安和外交利益;另外多重證據顯示,華為受中共操控,這在5G物聯網時代可能帶來致命國安威脅。
不過華為一再否認自己與中共的關聯。
美國國務卿 蓬佩奧:「假的,假的。說華為與中共無關,這是虛假陳述。中國(中共)法律要求企業與政府合作。華為CEO根本沒告訴美國民眾和世界真相。」
華為是中共監控和迫害民眾的「金盾工程」和「防火長城」的重要供應商,並曾將相關技術輸出給伊朗等國,協助他國迫害人權。美國中情局認定,華為接受中共情報部門經費。圍繞華為的攻防戰,未來將如何發展,備受關注。
新唐人記者 林瀾 紐約報導
相關新聞
-
美撤銷出口許可 禁止高通、英特爾晶片賣華為
2024-05-08 12:57:34外媒報導,美國華府加大力度施壓中國華為,撤銷英特爾和高通對華為的出口許可。專家表示,這是一項重大行動,顯示美國政府正在認真應對,它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的中國科技。
-
中國晶片製造再遭挫!美議員提限售EDA給共產主義者
2021-04-19 08:05:24美國對中國制裁相關禁令,陸續傳出。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國會議員致函要求美國商務部,將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也列入禁售產品清單,限縮中國先進晶片設計生產。國會議員提出4項建議,並強調,確保美國企業及夥伴國和盟國企業,不得銷售工具給這些共產主義者,它們會用來扼殺我們。
-
才遭控用台積晶片研發飛彈 7中企被列美黑名單
2021-04-09 08:42:444月8日,美國商務部宣佈,7家中國超級電腦公司,因協助中共軍方而被列入實體管制黑名單。其中,天津飛騰公司,被爆出利用台積電晶片,研發中共飛彈。
-
華為2020年海外市占縮水 25家歐電信商棄用
2021-03-09 07:54:48從川普政府開始,因為國安考量,美國對有共軍背景的華為採取圍堵策略,最新調查顯示,華為去年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全球市場市占縮水,2020年華為在國際市場的移動設備銷售份額,下降了2個百分點,跌至20%左右,而對手愛立信鞏固了在中國以外市場的領先地位,保持約35%的份額;諾基亞的市場份額約25%。在全球手機銷售份額方面,華為也跌落到第5位。近年來,已有超過25家歐洲電信運營商選擇從華為轉到另一家供應商。
-
台廠替華為造廠助規避?白宮:尚無法證實
2023-10-04 08:39:29再來看到,美國媒體報導,有台灣廠商協助華為建廠,可能規避美方制裁。今天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在記者會上被問到相關問題時,他表示,無法證實相關報導,不過,美方對現有的出口管制充滿信心,將有助於保護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狀態。
-
美制裁見效 華為海外市場慘跌
2021-04-02 22:57:08週三(3月31日),華為公布2020年業績報告,營收遠低於過去幾年的表現。華為輪值董事長 胡厚崑承認,美國制裁對華為產生不利影響。
-
延續川普政策 美將審查中國科技公司安全問題
2021-02-27 21:03:42美國商務部將延續川普的行政命令,在徵詢公眾意見之後,審查對美國造成安全威脅的中國科技公司,以解決美國通信技術供應鏈方面存在的安全問題。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呼籲拜登政府應確實執行這項命令,將中共的資訊安全威脅排除在美國之外。
-
美斥資19億美元汰換華為等中企設備 台廠有望受惠
2021-09-29 15:49:42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27日宣布,將啟動19億美元,約新台幣530億元的補助計畫,來協助美國鄉村電信商、醫院、學校汰換華為、中興通訊等中企設備。法人預估,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將獲轉單。相關的台廠供應鏈,鴻海、台達電等,也有望受惠。
-
找安全夥伴!美530億汰換華為 台廠有望受惠
2021-10-02 16:00:18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27日宣布,將啟動19億美元補助計畫,約新台幣530億元,協助美國鄉村電信商、醫院、學校,汰換掉華為、中興通訊等中企設備。法人預估,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將獲得轉單;相關的台廠供應鏈,鴻海、台達電等,有望受惠。
-
連4G晶片都不給!美考慮再斷華為後路
2023-03-01 13:03:342月28號,美國商務部官員艾斯特維茲出席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正在竭盡全力,防止敏感的美國技術落入惡意者的手中,包括中共的軍事、情報和安全部門。此外,他也表示,拜登政府也在考慮額外的出口管制。
-
美國商務部長:必要時將對進一步限制華為
2021-09-25 20:53:49歡迎回來,針對華為充當中共間諜的眾多疑慮,美國商務部長23日表示,必要時,將對華為採取進一步行動。
-
美硬碟龍頭希捷出貨華為 違反禁令恐受罰
2022-10-28 11:40:02全球硬碟製造大廠,美國「希捷科技」被美國商務部警告,指其涉嫌違反出口管制法,將硬碟驅動器提供給華為。希捷股價週三大跌11%。
-
外媒:美對華為5G設備零組件出口祭新限制
2021-03-12 14:55:37美國前總統川普頻制裁中共,也以國安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規定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售美國的技術和智慧財產權時必須獲得政府許可證。外媒路透社和彭博社都報導指出,拜登政府已通知部分華為供應商,將收緊以前批准的出口許可證條件,禁止向華為出口用於或搭配5G裝置的零組件,包括半導體、天線和電池。此舉可能影響供應商和華為現行合約,導致供應商無法再出貨。
-
陸晶片業倒閉潮 美加大制裁 先進製程止步!
2022-09-20 17:21:03中共當局近年高額補貼半導體業,不過相關晶片公司,光是今年1到8月,倒閉數量超過去年全年,我們請教半導體產業分析師柴煥欣,怎麼觀察這波倒閉潮關鍵原因?尤其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精準打擊,中國可能實現所謂的晶片自主嗎?請教您的看法。
-
拜登簽行政命令強化供應鏈 解決芯片短缺
2021-02-25 07:16:12美國總統拜登今早台北時間凌晨六點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盤點包括半導體和先進封裝在內的4項關鍵產品,建立彈性供應鏈,並推動必要投資,維持美國的競爭優勢與國家安全。白宮國家經濟會議副主席法濟利24日先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明,指出要在1年內完成對4項關鍵產品和6大領域的盤點。另外,被問到台灣如何回應美國的晶片需求,法濟利 表示,台灣是美國的重要夥伴,雙邊已進行建設性對話,但不願透露具體外交對話內容。
-
美國兩黨提立法 禁止華為進入美國金融系統
2022-12-15 11:48:38再來看到,美國國會再提出兩黨立法,限制華為等中國5G企業進入美國的金融系統,原因是,這些公司被指出,從事針對美國的經濟間諜活動。
-
彭博指4台企助華為蓋廠 經濟部將調查
2023-10-03 19:34:29美國政府傳出,可能持續加大對中國科技戰管制力道,不過外媒彭博報導,點名數家台灣科技公司,正在協助華為建廠,可能規避美方制裁。報導認為,這樣的合作並不尋常,學者也呼籲,台灣科技業不應兩邊遊走,可能觸犯美國禁令,對台灣經濟與國防等面向都帶來威脅。
-
華為5G手機年底推出 投片中芯博翻身有機會?
2023-07-13 17:08:15下半年迎接智慧型手機新品旺季,不過近期我們看到,中國品牌業者華為(Huawei)受到美國政府制裁後,一度在 5G手機市場整個消失,我們請教台經院資深產業分析師邱?芳,近期傳出華為要用自家設計方案,投片中芯國際來生產5G晶片,是不是能夠重返5G市場,這部分我想請教一下,邱分析師您怎麼觀察?
-
華為曝中芯DUV推展5奈米 拜登將加強封鎖力道
2023-09-05 17:17:18華為新推出的智慧手機 Mate 60 Pro,傳出搭載中芯打造的麒麟9000S,號稱本土自製生產的5G晶片,我們請教資深半導體分析師柴煥欣,外媒報導,相關技術落後最新技術兩個世代,不過外界關注,中國大陸是否在技術上突破美國管制?怎麼觀察美國是否可能會再進一步強化晶片禁令?
-
川普與顧問商討 就任後對中國商品徵60%關稅
2024-01-30 13:27:1411月,美國總統大選受到國際矚目。外界預期,這次可能會再次由前美國總統川普與現任總統拜登,角逐白宮大位。日前,川普表示,如果他當選,將對中共開徵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