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指數超35為重度性肥胖 罹慢性疾病風險增
文:林郁敏(NOW健康)
提到減重這件事,可說是各個世代永不退燒的話題,從10幾歲的青少年,一直到50、60歲以上的年齡層,不管是為了美觀或是健康,加上五花八門的減重方式推陳出新,讓每個想要減重的人躍躍欲試。
大里仁愛醫院副院長趙世晃表示,在他的門診中有3位好友相約一起來減重,透過手術的幫忙,術後2個月3人一共減掉80公斤;不但體態改變了,三高健康指標也改善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將飲食和運動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並期許未來更健康。
體重、健康指數超標 身體處慢性發炎狀態
這3位患者因體重過重的緣故,稍微動一下就覺得喘,也擔心膝蓋無法負荷,因此,遲遲不敢運動。其中182.5公斤重的李先生,BMI指數59.6,診斷後才得知罹患糖尿病,且血脂、尿酸皆異常;潘先生的體重為200公斤,BMI指數高達68.4,來門診後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糖化血色素為8.4%;另一位曾先生的BMI指數為37.5,也屬於超標的肥胖體型,同時還合併三酸甘油酯過高。
趙世晃副院長指出,除了大家熟知的體重之外,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另一個計算指標,計算方式為體重除身高(公尺)平方,BMI指數若超過35為重度性肥胖,超過40則屬病態性肥胖。肥胖超重的體態,等於是讓身體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下,對於身體來說是一種壓力和負擔,同時提高了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腹腔鏡微創手術 改善肥胖及代謝問題
3人在了解代謝手術過程與手術後飲食方式之後,由大里仁愛醫院減重代謝手術中心團隊,執行經由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胃夾具合併小腸繞道,來改善他們的肥胖和代謝不佳等問題。由於是透過腹腔鏡的微創手術,因此,手術時間短、傷口小,也恢復得比較快。
趙世晃副院長進一步說明,這3個好朋友在術後2個月一共減了80公斤,平均1個人少了26公斤,原先體重182.5公斤的李先生,糖化血色素從6.8%降到5.6%,三酸甘油酯也恢復正常值降到126mg/dL;體重高達200公斤的潘先生,糖化血色素從也降到標準的6.3%;體重和三酸甘油酯原本也超標的曾先生,術後2個月的三酸甘油酯也一路從212mg/dL降到164mg/dL。
趙世晃副院長強調,透過代謝手術的方式,可以讓有三高問題的人在術後迎向健康的生活,當然在體重回復正常之後,也要繼續培養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才能健康不復胖。
相關新聞
-
胃夾減重不切胃 術後遵守3階段飲食法不復胖
2020-09-07 14:40:23肥胖不僅是身材美觀問題,對健康的影響更不容忽視,臨床上針對BMI達32.5以上,同時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等慢性病或是女性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甚至BMI已逾37.5的重度性肥胖的患者,都可考慮透過減重手術改善,胃夾手術則是值得參考的選項之一。
-
10年胖37公斤 慢性病纏身靠這個瘦下來
2019-10-15 18:21:49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鴻捷表示,肥胖問題容易引發許多慢性疾病,對身體的危害也會隨著肥胖時間越久而越大,其中糖尿病最為嚴重,即使嚴格控制飲食、服藥,往往也只能盡量控制血糖。
-
中醫減重:用對方法就能邊吃邊瘦邊養生
2016-10-25 17:11:29體重過重當然和遺傳體質有絕對的關係。生理周期也是原因之一,前面我們已介紹過幾個特殊的例子。就青春期中的少女而言,面對升學考試的壓力,有的人是茶不思飯不想,有的人正好相反,越是焦慮越是猛吃,不僅僅是女生,男生也會有這種情況。
-
93公斤女甩肉15公斤 運動不挨餓
2016-10-25 22:08:45新北市雙和醫院舉辦員工減重比賽,拿下第1名的陳小姐,才26歲,原本近百公斤的她,3個月內減下15公斤,榮登第1名,她說不挨餓,而且每天多喝水,還搭配1週3次的運動,才有這個成效。
-
減重+調理 雙管齊下才能瘦得健康又美麗 |談古論今話中醫(49)
2016-01-14 15:00:54現代的人都非常注重養生但是過度的肥胖對我們身體是有很不好的影響,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身體維持體態好看、又健康,就成為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了,那中醫怎麼樣可以針對有肥胖症狀的人來減肥呢?
-
不管有沒有罹患糖尿病,都要常按摩這些穴位! |談古論今話中醫(69)
2015-12-30 19:50:35糖尿病在很早以前古書的記載裡面就有了,黃帝內經的素問篇裡面就已經提到了,古人認為說這個口很甘的原因就是五氣,是指我們吃的東西,所發生的營養的物質產生出來的,通常就是吃太好了,這一類的人通常有一些肥胖的問題,有所謂的內熱,在中醫的典籍認為是屬於消渴症的範疇。
-
經期異常、突然變胖 小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找上你|談古論今話中醫(339)
2017-02-10 17:46:05多囊性卵巢綜合症是一個內分泌紊亂的情形,這種症狀的女性都是有共同的一些問題,如月經不規則、不孕、肥胖、男性特徵有點明顯、流產等。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全昌堂中醫診所院長徐慧茵中醫師來到現場來談這女性不少見的問題。
-
運動、飲食 333 讓你散、散、散(瘦、瘦、瘦)|談古論今話中醫(333)
2017-07-31 17:15:58現代人由於營養過剩,又缺乏運動,肥胖的比率很高。肥胖會引起許多併發症,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脂等等。醫學研究發現,減肥之後,這些併發症的發生率會降低許多,肥胖治療是不是少吃多運動就可以呢?中醫如何從根本改善?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維康中醫診所院長黃志遠中醫師來探討這個問題。
-
國人十大死因 肥胖是頭號殺手
2011-06-18 21:41:46胖才可愛、胖才討喜,可以看到許多童星都是圓圓胖胖的,也深受觀眾歡迎,但是這種「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迷思,真的要改過來了。根據衛生署日前發佈的國人十大 死因,十大死因的其中六項,包括癌症、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病、都與國人過於肥胖有切身關係。所以,體重控制,可得要從小開始。
-
發福不是福!小心肥胖對身體的危害 |談古論今話中醫(48)
2016-01-14 15:07:35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的人普遍是吃得多動得少導致肥胖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那麼肥胖除了對外觀會產生影響之外它對我們的身體也會有哪些影響呢?
-
「藍光」擾睡眠 代謝失調恐變胖
2015-09-16 21:43:18日前有研究說,3C產品的藍光過量,可能對視網膜造成傷害,而現在又有研究發現,睡前一小時滑手機,螢幕藍光會影響睡眠荷爾蒙正常分泌,進而增加食慾,使肥胖纏上身。
-
突然變胖、瘦不下來的女孩們看過來! |談古論今話中醫(137)
2015-12-30 17:15:47多囊性卵巢綜合症是一個內分泌紊亂的情形,這種症狀的女性都是有共同的一些問題,如肥胖、男性特徵有點明顯、多毛、長青春痘、月經不順等。女性只要一有生理週期開始就會排卵,所以月經不順加上開始變胖,就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的預兆。
-
遠離『慢性發炎』 別讓癌症、肥胖、老化找上門 | 談古論今話中醫(470)
2019-09-07 20:12:03「慢性發炎」表示抵抗力下降,如果長時間置之不理,免疫系統也會進一步劣化,導致身體無法抵抗病原。至今也有許多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慢性發炎與許多疾病、老化、肥胖是有關的。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京禾中醫診所院長陳俊如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慢性發炎的預防與保健。
-
甩肥胖第一頭銜 嘉縣減重大賽登場
2011-04-18 22:03:02嘉義縣學童肥胖比率高居台灣第一,成人BMI平均值也明顯偏高,因此,縣政府決定舉辦「全嘉健康減重大賽」,冠軍可以得到5萬元獎金,另外,超重的參加者只要減一公斤,就可以換一公斤的健康米!
-
針灸穴位埋線 中醫減重不復胖 |談古論今話中醫(99)
2015-12-30 18:57:11針灸穴位埋線,安全省時有效。
-
月餅熱量高易致肥 專家教健身甩肉
2016-09-11 21:23:33中秋節快到了,各式各樣的月餅紛紛上市,民眾想吃,但又怕熱量高,吃多了造成身體肥胖,專家說,透過健身運動,可以享受美食,又不讓身材走樣。
-
國人十大死因 肥胖是頭號殺手
2011-06-20 20:24:52節目一開始,帶您首先來看到,胖才可愛、胖才討喜,可以看到許多童星都是圓圓胖胖的,也深受觀眾歡迎,但是這種「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迷思,真的要改過來了。根據衛生署日前發佈的國人十大 死因,十大死因的其中六項,包括癌症、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病、都與國人過於肥胖有切身關係。所以,體重控制,可得要從小開始。
-
健康瘦身不復胖 輕鬆享「瘦」樂自在 | 談古論今話中醫(440)
2019-09-02 11:04:34依據調查,男性每2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女性每3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每4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 肥胖對健康的影響甚大,除了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導致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血脂異常、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痛風、骨性關節炎、冠心病、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等疾病,國人十大死因中,即有7項死因與肥胖有關。 因此如何控制體重、健康瘦身就成為人人關心的問題。 這一集邀請到京禾中醫診所院長陳俊如醫師來到現場位大家介紹中醫如何健康瘦身以及有沒有不復胖的方法。
-
號召減肥 國健局要民眾少吃多動
2011-07-12 21:20:01促進國民健康,政府現在是號召民眾,一起減肥!國民健康局發起60萬人減重600公噸計劃,要以「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方法達到減重目的。
-
糖尿病控制不好恐失明 醫聖張仲景特輯11 預告│談古論今話中醫
2016-02-04 14:40:38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慶學長。 那時直覺就是,學長好胖啊~~後來大慶學長離開公司自己創業去了, 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沒再見到大慶學長了, 聽到他居然得了糖尿病,直到去年我拜訪客戶路過一社區公園,我再次見到了大慶學長。 居然他已經失明了 原來糖尿病控制不好,真的會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