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結合科技 「科技農」解決病蟲害提升產能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4 月 14 日訊】台灣農業人口逐漸老化,還好現在除了年輕人返鄉,也不斷有新人轉行加入務農行列,原本在竹科工作的陳瑞松,選擇離開科技業回到家鄉,將科技結合農業,以溫室吊瓜技術,栽種出優質無毒的洋香瓜。透過鏡頭一起去看他的故事。
走進瓜園,一顆顆網紋均勻、果形渾圓飽滿的洋香瓜,吊掛在藤架上,十分賞心悅目。採用直立式吊掛栽種的網紋洋香瓜,不僅有助於通風、減少細菌感染,每株只留一果,讓養分集中。
嘉義縣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 陳明雄:「從上面吃到最下面,它的甜度都是一樣的,它又有那個脆、脆感,又不會太硬。」
布袋鎮農會推廣部農事指導員 蔡育明:「我喜歡它的甜度,還有它的多汁,吃起來滿綿的、滿綿密的。」
科技農 陳瑞松:「空氣流通要好,空氣流通要好的話,相對的我的二氧化碳會比較多,二氧化碳也是一種肥料;它會讓瓜的網紋比較浮凸,然後瓜的外表會比較乾燥。假如我這邊一個葉子遮住了,這邊會很潮濕,它很容易得病。」
原本在竹科工作的陳瑞松,返鄉栽種洋香瓜,花了兩年時間去上課,吸取經驗。還斥資千萬搭建溫室,運用智慧科技,加裝微型氣象站等設施,更搭配手機軟體,操作灑水器,讓他手握一機,即時掌控作物的生長情形。
科技農 陳瑞松:「我是從無到有,一點一滴慢慢吸收,去各地上課;因為我本身是從事自動化的工作,我一直有一個夢想說,我是否可以讓農業讓它更自動化、更省力。」
科技農 陳瑞松:「像這個洋香瓜它這麼高,我如果要噴灑葉面肥或者一些防治資材的話,它是很費時、耗力;利用這個天車的軌道, 然後去自動噴霧,時間節省很多,而且噴霧的效果會很均勻。」
洋香瓜在形成網紋前會先裂開,因此,水分的控制很重要。陳瑞松利用定時定量的滴灌栽培,有效管理,也能減少農損。
科技農 陳瑞松:「最好是用滴灌,讓我的水分是少量多餐,它很均勻的供應,不會說我一會兒土壤太濕或太乾,這樣造成網紋裂得太大了。」
陳瑞松運用智慧科技,為傳統農業注入活水,提升農業競爭力,也為自己開拓一條新出路。
新唐人亞太電視 羅金星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嘉縣過溝咾咕石厝 見證布袋「小上海」風華
2021-11-16 23:06:00歡迎回來。布袋是嘉義最早開始發展的地方,與中國大陸、澎湖間通航頻繁,因此有「小上海」的稱號,鎮上有許多上百年的咾咕石厝,歷經時代變遷,目前很多都已經改建或毀損,相當可惜。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隧道式種植玉女小蕃茄 產量倍增又省工
2022-03-02 15:52:55帶您看到,原本從事建築業的青農陳明雄,因父親去世後,不忍祖產荒廢,便回家承接家業;八年前,他在布袋農會和產銷班輔導下,以溫室隧道式培育法,栽種玉女蕃茄,不僅產量倍增,也方便採收。
-
嘉義161縣道飄「10月雪」 雙十連假賞花趣
2021-10-10 00:41:16連假何處去,來看美麗的「10月雪」美景,這是嘉義布袋、朴子的空心菜花種植區,目前正值開花期,適逢雙十連假,吸引許多遊客到訪。
-
嘉義12位青農成立農場 以智慧科技種植木瓜
2021-09-22 22:24:40嘉義縣水上鄉果樹(木瓜)產銷班第13班,12位班員,因興趣和理念相同,共同成立一座以智慧科技導入經營的農場,他們以專業分工和智慧科技栽種木瓜,由原本的2分地開始做起,目前規模已超過20公頃,其中14公頃有產銷履歷,還曾獲選產銷履歷達人。一起去看看。
-
退休波麗士樂當新農 種出有機菜開創第二春
2021-04-13 21:45:08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有很多人從職場退下來後,會選擇再創業。透過鏡頭帶您去看,一位退而不休的員警,如何重新找到職場第二春,還讓自家栽種的小黃瓜,有機會進入知名大賣場,上架販售。
-
百年過溝石厝 見證嘉義布袋「小上海」
2021-11-27 15:45:52布袋是嘉義最早開始發展的地方,與中國大陸、澎湖間通航頻繁,因此有「小上海」的稱號,鎮上有許多上百年的咾咕石厝,歷經時代變遷,目前很多都已經改建或毀損,相當可惜。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嘉義布袋】直立式玉女蕃茄隧道 莊聰培種出好口碑|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326)下
2021-08-13 09:54:052009年莊聰培從建築業轉換跑道務農種玉女蕃茄,他不只在用肥跟病蟲害上 研究克服,還研究出搭直立式番茄隧道,讓他的番茄受日照均勻,口感皮薄汁多甜,12年來他是如何種出消費市場的好口碑。
-
【嘉義布袋】鍾愛洋香瓜 科技人陳瑞松回鄉種瓜|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326)中
2021-08-13 09:53:30在科技自動化工作,超過20年的陳瑞松,在工作上碰到撞牆期後,決定返鄉種植洋香瓜,而且把自動化的專業運用在農業上,他是如何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種出品質極佳的一株一果的洋香瓜?
-
【嘉義布袋】退休警員砸千萬元蓋溫室 樂當有機新農夫|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326)上
2021-08-13 09:51:01退休員警蔡鴻彬想要退而不休,過田園生活,甚至耗資千萬蓋豪華溫室種有機蔬果,歷經幾次種植產銷失敗後,他嘗試種植小黃瓜,不僅賣像跟品質佳,還受到有機通路商的青睞, 開創他的事業第二春。
-
高跟鞋教堂歲末跨年 送香港來回機票掀高潮
2018-12-27 23:09:01為迎接2019的到來,高跟鞋教堂歲末跨年活動記者會,今天(27日)在布袋鎮高跟鞋教堂舉行;典禮由嘉義縣長翁章梁、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雲管處〉處長徐振能、布袋鎮長陳鳳梅及地方人士一同主持,並由翁章梁抽出香港來回機票幸運得主,為歲末跨年活動掀開序幕。
-
【嘉義布袋】直立式玉女蕃茄隧道 莊聰培種出好口碑|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326)下預告
2021-08-06 11:08:272009年莊聰培從建築業轉換跑道務農種玉女蕃茄,他不只在用肥跟病蟲害上 研究克服,還研究出搭直立式番茄隧道,讓他的番茄受日照均勻,口感皮薄汁多甜,12年來他是如何種出消費市場的好口碑。
-
嘉縣推「智慧農業整合平台」助青農轉型少走冤枉路
2021-11-10 22:16:10嘉義縣政府(9日)成立「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希望幫助因應氣候變遷、缺人工問題、協助青農少走冤枉路。平台邀請產官學研等44名成員,分享農業技術、示範成功案例,平台做為媒合農友和業界的管道,要讓農業透過智慧在嘉義永續發展。
-
【嘉義布袋】鍾愛洋香瓜 科技人陳瑞松回鄉種瓜|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326)中預告
2021-08-06 11:08:04在科技自動化工作,超過20年的陳瑞松,在工作上碰到撞牆期後,決定返鄉種植洋香瓜,而且把自動化的專業運用在農業上,他是如何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種出品質極佳的一株一果的洋香瓜?
-
黑面琵鷺現身布袋 嘉義縣啟動保護措施
2021-09-22 19:20:36黑面琵鷺昨天現身布袋沿海,有鑑於今年初7隻黑琵在布袋濕地中毒死亡,嘉義縣府已啟動保護措施,加強濕地的巡邏,清除死魚避免肉毒桿菌大量繁殖,一發現有受傷鳥隻,馬上送醫救治。
-
【嘉義布袋】退休警員砸千萬元蓋溫室 樂當有機新農夫|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326)上預告
2021-08-06 11:07:40退休員警蔡鴻彬想要退而不休,過田園生活,甚至耗資千萬蓋豪華溫室種有機蔬果,歷經幾次種植產銷失敗後,他嘗試種植小黃瓜,不僅賣像跟品質佳,還受到有機通路商的青睞, 開創他的事業第二春。
-
世外桃源之山中祕境 「台版合掌村」得恩亞納
2019-04-12 22:25:54在嘉義阿里山鄉來吉附近有個像童話小屋的「得恩亞納」,錯落山間,好像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裡當年曾遭受88風災重創,後來因建築風貌與日本合掌村有異曲同工之處,被稱為「台灣的合掌村」。
-
梅山太興絕美秘境 阿葉溪中賞飛瀑品茶香
2018-09-12 23:23:23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三五個好友相約喝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潮流;還有人把茶席搬進山林小溪,就在瀑布前面,民眾可以邊泡腳邊喝茶,感受不一樣的品茶空間。
-
嘉義太保「抹茶洞洞草原」 夢幻美景超吸睛
2020-05-21 20:41:23繼彰化縣田尾、和嘉義的故宮南院爆紅的「波波草」之後,嘉義縣太保,最近有網友捕捉到一處魚塭的奇特景觀「洞洞草原」,一大片翠綠、布滿坑坑洞洞的壯觀場景,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拍照。
-
54歲挑戰務農 種出脆甜多汁的「卡蜜拉」哈密瓜
2021-05-19 21:53:46哈密瓜現在進入採收期,從事板模工程的果農王福壽,三年前與妻子陳清梅返鄉務農,54歲才轉行種植新品種「卡蜜拉」哈密瓜,今年雖然遇到乾旱缺水,但產量仍可達8成。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嘉義排隊伴手禮 浮雪餅.土鳳梨酥.涼蛋捲
2019-02-09 21:30:31新聞鏡頭,來到嘉義。嘉義因地理位置以及歷史緣由,擁有獨具特色的古蹟,和道地的傳統小吃,跟著我們的新聞,帶您一起來嚐一嚐嘉義百年餅舖的浮雪餅,以及口味獨特包著內餡的 涼蛋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