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民族社區分區都更 盼優化都市整體發展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08 日訊】一個城市的風貌,會隨著歷史及時間而改變,高雄最大社區之一的民族社區,共有23棟住宅,總戶數近2千戶,屋齡已高達42年,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逐步完成,高雄市政府希望推動都更計畫,讓民族社區能跟上時代變遷。

    寬闊綠意盎然的馬路廊道、將啟用的民族公園以及兒童遊戲區,沿途各街道大樓牆面的彩繪,屋齡42年的民族社區,因高雄火車地下化之後,更凸顯建築物跟新市容格格不入,急需都更改變。

    高雄市都發局長 楊欽富:「地下化以後,整個綠園道出現以後,變成陽光亮起來,原來是背面的,變成一個正面的很漂亮的社區,但是整個建築物是不堪的這樣一個景觀,所以我們是計劃能夠使用都更的手法,來改變這邊的一個都市的風貌跟建築的品質。」

    居民:「如果更新如果蓋完是會比較有價值。如果我們一樓的還要分配到樓上,我是覺得麻煩啦,我們能夠住一樓最好了。」

    高雄市三民區公所區長 宋貴龍:「今天搭配這樣子的一個園道園區的整個落成,希望在整個民族社區部分,問題也都能夠一併來做解決。」

    高雄市政府日前成立都市更新工作站,希望整合所有權人的意見,共同參與重建的方向,讓整體計畫能更順利進行。

    高雄市副市長 林欽榮:「如果民族社區能夠有一個街廓完成,高雄就沒有理由說推不動的都市更新。」

    民族社區基地面積約22845坪,這裡除了緊鄰綠園道的民族站外,未來捷運黃線Y11站也會在此設站,交通的便捷性、緊鄰綠園道的居住環境,以及房地區位的優越性,都為民族社區創造了極佳的都更條件。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子棻 李涓榕 台灣高雄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