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高調「批習三部曲」背後 為倒習容共?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09 日訊】美國金融巨鱷索羅斯,在一個月內三度投書媒體,高調批評習近平獨裁,並指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集團貝萊德,將數十億美元投資中國,是個錯誤。不過在2010年,索羅斯對同樣獨裁的共產黨政權卻讚譽有加,為何十年間態度截然不同?有分析表示,美國極左勢力代表人物索羅斯,變相地在配合中國共產黨黨內的反習勢力。
高齡91歲的金融界億萬富翁 索羅斯(George Soros),6日投書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批評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Inc.)「現在把數十億美元投入中國,是一個悲慘的錯誤」,不僅將貝萊德的客戶置於虧損的高風險,還會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索羅斯指出,因為在習近平治下,中國的所有企業都是「一黨制國家的工具」。
這篇文章,是索羅斯一個月內,密集撰文批評習近平的第三篇,8月13日,他首先投書華爾街日報,譴責習近平獨裁,是「全球開放社會最危險的敵人」。8月30日,索羅斯再投書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列舉習近平對私營企業的一系列打壓,主張美國國會應通過,限制投資中國的相關法案。不過,索羅斯過去對中共政權是讚譽有加,據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2010年的一篇文章,索羅斯甚至公開發表「中國經濟更有活力」、「中共政府運作比美國好」等言論,十年間態度大轉彎,令外界詫異。
旅美時事評論員 唐靖遠:「這個表態,就不僅僅是索羅斯個人的表態了,其實也代表了美國極左勢力的很大一部分。那就是,呼籲各大資本停止對中共輸血,要製造更大經濟壓力,因為這樣可以變相地給(中國共產黨)黨內的反習勢力遞刀子。如果說,大家能彼此默契阻止習近平連任,大家就可以一起重溫鄧江胡時代,聯手悶聲發大財的好時光。」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分析,索羅斯不僅是一個金融大老,更是美國極左勢力、全球主義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江澤民、胡錦濤掌權時期,索羅斯與中共關係密切。唐靖遠指出,從這個角度看,索羅斯表現出的反共是選擇性的,他反的是習近平,而不是共產黨。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芮甄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
台灣不能再麻木!全球關注中共認知戰!招待村里長旅遊 點對點雙向性統戰!秦剛是被「史達林化」大清洗第一位受害者?全面解讀穆迪掃射中國經濟評級!|黃清龍|吳瑟致|新聞大破解 【2023年12月11日】
2023-12-11 23:28:19路透報導,中共推動化整為零、要全面干預台灣大選。共軍中將罕見對日本說出「不怕開戰」,中共海警水砲攻擊菲律賓船隻,升高東海、台海、南海情勢。美國則表態與亞洲盟友「挺身而出」維護台海。 李克強火化後,評論人蔡慎坤觀察,中共黨魁像變了個人。7月消失的前外長秦剛,生死不明,疑點重重,內部是否醞釀政變?華爾街加速大撤資,中共喊出在北京、上海所謂「大尺度開放」。如何解讀? 本次邀請到: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 黃清龍、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吳瑟致,一同為我們解析,世界重要局勢走向!
-
預言成心頭大患!習近平團滅火箭軍高層內幕曝
2023-09-11 20:10:19拜登指出,中共因經濟困境,侵台可能性不高。而就在這個時間點,中共先前對火箭軍高層的清洗,幾乎讓司令部團滅,外界曾經猜測說可能是腐敗、洩密、政變等原因。但日前《大紀元》從可靠消息來源獲知,習近平最近頻頻隱身、處處防範,不顧國際影響的清洗火箭軍,都和他相信預言有關。
-
習普會再提和平協議 布林肯:中共為俄國打掩護
2023-03-21 07:18:47在普丁宣布將與習近平討論中共版本的「和平協議」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專門就該問題發表觀點,強調習近平此次訪俄,是為俄羅斯「提供外交掩護」。
-
中共尷尬 俄奪上合會話語權.印度不挺一帶一路
2023-07-05 20:39:44歡迎回來,由中、俄及多個中亞國家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週二(4日)舉行視訊峰會,今年由印度擔任輪值主席國,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也都參加了會議。不過在會後發表的共同宣言中,許多內容被外界認為,是印度在暗中批評中共,此外,宣言中提到支持中共一帶一路的國家,也唯獨少了印度,讓中共相當尷尬。
-
習將缺席APEC?美大使列中共官員失蹤名單
2023-09-11 12:39:53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共外長王毅將取消9月的訪美行程,改由副主席韓正出席紐約的聯合國大會。王毅這次的缺席,或將影響到習近平11月出席舊金山APEC峰會,以及峰會期間可能舉行的拜習會,習近平已經連續缺席東協與G20峰會。外界聚焦中共政壇的異常現象,包括,前外長秦剛,前火箭軍司令李玉超等高層,連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也已經兩個禮拜沒有露面,美國駐日大使易曼紐發文寫到,「究竟誰會贏下這場失業比賽?是中國的青年?還是習近平的幕僚?」
-
習普簽聯合聲明 中俄更緊密 停戰卻無期
2023-03-22 08:52:58週二,普習會進入第二天正式會談,中俄雙方除了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外,還就烏克蘭戰爭問題,發表一份聯合聲明。
-
中共稱抗疫勝利 彭博:中國面臨多項經濟挑戰
2023-02-17 22:38:45中共當局16日宣稱,對抗疫情取得所謂重大勝利,已走出大流行。不過相關數據不透明,加上多項錯誤政策引起外界質疑。外媒彭博社回顧中共當局三年來應對疫情的措施,指出中國經濟面對多項挑戰。
-
美緊盯習見普丁 白宮:中俄企圖改變國際秩序
2023-03-20 20:34:37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兩會連任後,周一(20日)到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丁,此前一天,普丁也先後訪問了克里米亞和馬立波兩個佔領地區。美國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19日表示,中俄兩國正試圖改變國際秩序;美國將密切關注普習會。
-
指俄國無動用核武跡象 拜登結束烏波行返美
2023-02-23 22:13:41歡迎回來。俄烏戰即將滿一週年,俄羅斯總統普丁22日宣稱,與北京關係將進入「新境界」,並指習近平不久後將訪問俄羅斯。對此,美國總統拜登剛從烏克蘭和波蘭返回美國白宮,沒有對習近平可能訪問俄羅斯的提問回應。而針對國際社會對普丁動用核武器的疑慮,拜登表示,目前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莫斯科會動用核武。
-
馬克宏訪華 北約外長:阻止中共印太擴張
2023-04-06 13:03:20週三(5日),法國總統馬克宏抵達北京,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將在週四(6日)會晤習近平。與此同時北約外長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強調加強合作,抵制中共擴張野心。
-
拜登指將與習近平深究氣球案 續通報盟友.國會
2023-02-17 13:02:40美國總統拜登今天正式就擊落中共氣球對全國講話。他表示,中共侵犯主權的行為不可被接受,他會直接向習近平深究此事。來看白宮記者的報導。
-
中共稱抗疫勝利 外媒指中國面臨多項經濟挑戰
2023-02-17 17:32:02中共當局16日宣稱,疫情取得重大勝利,已經走出大流行,不過相關數據不透明,加上多項錯誤政策引起外界質疑。外媒彭博回顧當局三年應對疫情的措施,直指中國經濟面對多項挑戰。
-
危機四伏?中共金融改制為何選此時 存兩隱憂
2023-03-10 17:22:06中共的金融監管體系最近出現一些變化,中共人大宣布原先的銀保監會改制,成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我們請教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外媒的解讀,這是北京當局,對60兆美元的金融業進行進一步的監管。尤其近期我們看到,中國金融圈,出現所謂的包凡的失聯事件,您是怎麼解讀這一次當局的所謂的改革的方案,是不是意味著可能現在金融體系,真的出現一些問題?您怎麼觀察?
-
習近平訪俄 烏克蘭:和平需以俄國撤軍為前提
2023-03-21 07:15:07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抵達俄羅斯展開訪問之際,烏克蘭當局重申,中國未來提出的任何和平計畫,都必須以俄軍完全撤離烏克蘭領土為前提,恢復烏克蘭的「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兩人,預定今天將再次會面,進行正式會談。
-
葉倫訪北京傳遞何訊號?難扭轉美中價值衝突
2023-07-07 18:01:54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問中國四天,是5年來首位訪問中國的美國財政部長,不過外界普遍對這次訪問期望較低。我們請教長期關注中國政局、美中地緣政治的專欄作家吳奕軍,您怎麼看這次葉倫出訪的主要目的,這次會談,又能多大程度上的修復美中關係?
-
拜登再提台海 台外交部:深化台美安全夥伴關係
2023-11-16 12:33:14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黨魁15日會談,拜登提及台海和平穩定。對此,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肯定與歡迎。強調拜登政府從上任以來,已經多次強調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堅若磐石」。而台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將持續積極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深化台美安全夥伴關係,並與理念相近的國家緊密合作,維護台海和平及印太區域的自由開放與繁榮。
-
「除夕」犯忌諱?中共取消2024年除夕假
2023-10-26 12:58:16鏡頭轉到中國,中共宣布,2024年的除夕不放假,引起民怨,有傳聞認為,因為「除夕」犯了習近平的忌諱。
-
克服恐懼 活摘見證者實名曝光中共滔天罪惡
2023-08-09 21:21:362015年,曾在大陸軍隊醫院工作的鄭治,曾匿名向大紀元曝光了中共活摘器官的罪行。8年之後,當他克服了內心巨大的恐懼,終於決定公開講出中共的反人類罪惡。
-
中國選手在南韓扮殭屍出賽 網友:自取其辱|中國一分鐘
2023-08-01 19:34:48 -
中國經濟下滑 廣東工廠招工時薪9元人民幣
2023-03-02 20:32:44中共三年「清零」重創中國經濟,知情人披露,許多中國企業招聘的都不是正式僱員而是臨時工,而且每小時的工資都很低。近期在東莞有工廠招募臨時工,竟開出人民幣9元的時薪,換算成台幣時薪也只有40元左右,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