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攻擊直升機首擾台 外媒披露美特種部隊密訓國軍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0 月 27 日訊】再來看到,中共昨天(26日)派出7架次軍機擾台,其中,米-17直升機和武直-10直升機各1架次,是首次在台灣西南空域現身,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周,美國媒體報導,美軍俗稱「綠扁帽」的特種部隊,在台灣幫助訓練台軍,外交部也在立法院證實,美國和加拿大軍艦在這個月的14、15號共同穿越台灣海峽。
中共26日再度派出7架次各型軍機,闖入台灣西南空域,其中,被稱為中國版阿帕契的武直10直升機,和一次可載運2個班兵力的米17運輸直升機,更是首度現身侵擾台灣。
前空軍副司令 張延廷:「直升機過來是負責登陸作戰,登島作戰,還有一個就是反登陸作戰也可以用直升機。那我們在這一方面我們要研析它的戰術戰法,了解它的性能,了解它的作戰的能力,以及它的限制,我們才可以謀求克敵之道,怎麼樣去應對它。」
專家分析,中共採取立體垂直作戰,對台速戰速決,目的就是要防範美軍馳援。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美國《商業內幕》報導,美軍俗稱「綠扁帽」的特種部隊,在台灣秘密幫助台灣軍隊訓練,內容包括武裝潛水破襲、高空跳傘實施突襲等等的高強度戰鬥訓練。
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 蘇紫雲:「綠扁帽他在台灣目前,就公開資料來看的話,包括美國第一特戰旅都有來台灣協訓。當少量的共軍突破我們的反艦飛彈的那個打擊,還登岸。國軍跟這些可能友軍的特種部隊,就是以特戰反特戰,這是一個主要的方向。」
就在共軍加強擾台力道的同時,國際挺台聲浪越來越大,外交部27號送到立法院的書面報告更首度證實,美國神盾驅逐艦杜威號(USS Dewey)與加拿大皇家海軍巡防艦溫尼伯號(HMCS Winnipeg)10月14、15日共同穿越台灣海峽。藉此展現美國與盟邦、夥伴對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奕豪 詹詠茹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共機擾台「分5處穿越中線」台國軍公布並應處
2022-12-08 13:03:13中共升高台海緊張,中華民國國防部今天(8日)發布訊息,證實偵獲共機27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空域,有11架次,另外有共艦4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值得注意的是,穿越海峽中線的共機達9架次,且分成五處逾越,多點齊發,對台灣西岸空防形成挑戰。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賴清德過境美國.共機共艦擾台 國軍嚴密監控
2023-08-14 12:31:35新聞開始先來關心,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正率團出訪巴拉圭,並過境美國,不過,在賴清德抵達美國之際,共軍東部戰區發布消息稱展開軍演。中華民國國防部今天(14日)上午指出,截至6點前,24小時內已偵獲中共軍機6架次、軍艦6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導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對。
-
美國務卿布林肯:共軍2027年前將具犯台能力
2023-03-23 07:39:14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2日在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他同意情報單位評估,認為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美方正積極檢視最能有效支持台灣防衛的方式,並讚許台灣大舉增加國防預算,能有額外資金添購防衛必要軍備。他也認為為中共正在觀察全世界對俄烏戰爭的回應,從中汲取經驗,若任由俄羅斯攻擊鄰國而不受懲罰,將為潛在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
國軍神弓操演 9架次共機逾越中線闖西南
2023-07-04 15:28:27國軍今天(4日)在屏東滿州九棚地區執行「神弓操演」任務,以靶彈及靶機模擬敵軍,由陸軍、海軍陸戰隊的防空部隊以雙聯裝刺針飛彈系統、復仇者飛彈車發射刺針飛彈,刺針飛彈在空中精準命中靶機。
-
32架共機逾越中線及延伸線 國防部岸置飛彈監控
2023-07-12 10:23:34中華民國國防部公布,11日(二)上午6時至7月12日(三)上午6時止,共偵獲共機38架次、共艦9艘次,其中32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及東部空域,目前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37架次共機闖台灣西南、東南空域 國軍岸置飛彈應處
2023-06-08 11:51:04國防部今(8)日表示,上午5時起偵測到中國軍機殲11、殲16,轟6、運油20及預警等各型機共37架次陸續進入我西南空域,部分軍艦經台灣東南空域進入西太平洋,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執行空中監偵及遠海長航訓練,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全程掌握解放軍動態。
-
中共突軍演 台國防部:偵獲57共機.4共艦
2023-01-09 16:23:41新聞開始先來關心,國際高度關注台海情勢,中共東部戰區昨天晚間突然宣布在台灣周邊舉行多兵種軍演,中華民國國防部今天上午公布,中共從昨天上午6點到今天上午6時,共有57架次軍機、4艘次的軍艦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28架次軍機逾越台海中線、進入西南空域,值得注意的是,至少有1架次「BZK-005」無人機、2架次「轟-6」轟炸機,從台灣西南空域一路繞飛到東南空域。中華民國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應處。
-
美媒:共軍航艦編隊演訓一度靠近關島
2022-12-30 15:07:38美國媒體引述日本官員證實,中國海軍航艦遼寧艦編隊近日在西太平洋訓練時一度靠近美國關島西側海域,將一年來美中之間為台灣而緊繃的局勢再推向高點。
-
愛三與天弓飛彈相輔相成 機動部署強化北台灣空防
2023-01-30 15:50:34軍方人士今天表示,為強化北台灣空防戰力,已將天弓、愛國者飛彈機動部署北海岸一帶;學者分析,台灣向美國軍購的愛國者三型飛彈,可與國造天弓飛彈相輔相成,確保空防。
-
美中衝突觀察 白邦瑞:各種情況都可能發生
2023-06-28 20:12:28美國和中共的緊張關係,今年不斷升級。知名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指出,對於未來的各項發展,都不能忽視,美國對抗中共的政策,應該落到實處。
-
漢光實兵操演7月舉行 北部反登陸操演地點研議中
2023-02-20 14:34:41知情人士今天表示,國軍漢光38號兵棋推演及實兵實彈操演,分別規劃在5月、7月舉行,為強化北部衛戍能力,海軍兩棲部隊將在想定共軍可能登陸的北部紅色海灘操演,但地點、方式等細節仍在研議中。
-
中共14機艦台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
2023-07-06 10:21:53中華民國國防部今日(6日)表示,自昨天(5日)上午6時至今天上午6時,國軍偵獲中共派出10架次軍機、4艘次軍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1架「運9」通信對抗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
-
共機30架次擾台穿巴士海峽、謀突破島鏈
2022-12-22 13:52:53中共升高台海緊張情勢,中華民國國防部今天(22日)上午發布共軍台海周邊動態,昨天(21日)國軍偵獲共機39架次、共艦3艘次,其中,有高達30架次共機,穿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及東南空域,大批快慢速機隊由西向東穿越巴士海峽,顯然在從事突破島鏈的操演。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中共氣球軍用威脅台 外媒議或成中共武統工具?
2023-02-08 21:18:29中共間諜氣球事件延燒,美國媒體《CNN》關注氣球也曾多次飛入台灣領空,關切中共長期威脅對台動武,報導分析中共氣球的軍事威脅,包括是否藉此蒐集大氣資料,以利中共發射洲際導彈的精準度,以及這次飛入美國領空,乃至對全球的風險。
-
總統宣布兵役延長至一年 7成民調同意
2022-12-27 22:43:27中共升高台海情勢,總統蔡英文在國安高層會議上,拍板兵役延長至一年,強調,台灣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的第一線,「備戰才能夠避戰,能戰才能止戰」,更提出讓役男在大學4年同時完成服役和學業的構想。好,台灣社會輿論反應如何呢?記者詹詠茹有更多的說明。
-
日防衛省曝3共艦航行與那國島海域 近台灣東北
2023-01-05 22:35:10歡迎回來。中共日本防衛省4號公佈,從2號晚間開始,發現三艘中共艦艇,包括有飛彈驅逐艦「拉薩號」及「開封號」,綜合補給艦「太湖號」,穿過與那國島和西表島之間的海域,是相隔七年再被發現在這個海域現蹤。而與那國島距離台灣僅110公里。同時,中華民國國防部公布4號上午到5號上午共軍動態,偵測共機12架、共艦4艘在台海周邊活動,並說明,國軍使用任務機艦和岸置飛彈系統,進行嚴密監控因應。
-
日本擬研發可更換彈頭飛彈 提升對敵嚇阻力
2023-01-17 12:25:14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日本政府已確定一項政策方針,將研發可更換3種不同用途彈頭的新型巡弋飛彈,希望提高對敵方船艦等目標的攻擊精準度,提升對敵嚇阻力。
-
英媒:共軍侵台所需物資超諾曼第登陸 後勤成軟肋
2023-11-08 12:55:17英國媒體「經濟學人」報導指出,中共軍方的一份研究估計,如果要入侵台灣的話,必須得動員3000列軍事列車、100萬車輛、2100架軍機與8000多艘船艦。而另一項研究則推測,登陸台灣需要超過3000萬噸物資,這個規模遠比二戰時期,同盟國在諾曼第登陸時所動用的資源還要多。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這是共軍的軟肋,就算共軍成功登陸,戰鬥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到時後勤補給將成為問題,而台灣只需要在自己的院子內作戰即可。
-
神韻2023台灣首站苗栗爆滿 金曲歌王.政要盛讚
2023-02-26 09:25:51美國神韻世界藝術團,24日起在台灣展開5大城市的巡迴演出,第一場今天(24日)在苗北藝文中心登場,吸引台灣各界政要、藝文界人士觀看。節目精采完美的呈現,觀眾們熱情鼓掌,謝幕兩次。
-
【網路直播】混沌政經世局下 看台灣經濟 座談會
2023-09-22 17:21:26中國經濟崩潰之聲再起。經濟數據持續低迷,外資不斷外移,似重蹈日本「失落十年」覆轍。中共邀約比爾蓋茲、馬斯克、季辛吉等國際政商要員訪華,極力宣揚「支持民營經濟」,重啟「威逼利誘」騙術,如何解讀妥善因應?2024總統大選在即,如何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特別邀請明居正、謝金河兩位專家,為大家開講、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