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羅馬峰會在即 中共駐義大使館遭抗議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0 月 28 日訊】20國集團(G20)羅馬峰會定30日召開,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及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倫敦負責人馬赫穆特等人今天將紀念人道災難的知名雕塑「國殤之柱」拖至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外,抗議中共嚴重侵害人權。
羅冠聰表示,抗議行動旨在凸顯中共如何殘暴對待、甚至屠殺人民,並摧毀一切對民主自決的追求。
「國殤之柱」(Pillar of Shame)是丹麥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的作品,共有6座,分別矗立於羅馬、香港、柏林等地,紀念不同的人權侵害事件。其中,自1997年在香港大學校園展示的「國殤之柱」紀念1989六四天安門事件;隨著港區國安法去年7月起施行、政治氛圍丕變,校方近期要求移除雕塑,引發爭議。
羅冠聰和馬赫穆特(Rahima Mahmut)今天以義大利經典小型三輪貨車Piaggio Ape將「國殤之柱」運至位於羅馬的中國駐義大使館區。兩人目前皆定居倫敦,近日前往羅馬,將參加「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定29日在當地舉行的一系列活動,要求G20各國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
IPAC今天表示,G20各國領袖未規劃討論中國外交政策「修正主義」對世界構成的威脅,或者中共當局對人權的嚴重侵害。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出席G20會議;據了解,他在羅馬期間將於中國駐義大使館停留。今天的抗議行動顯然將激怒北京。
參與抗議的還有遭北京制裁的立陶宛國會議員、IPAC成員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立陶宛國會5月通過決議,認定中共對維吾爾族施行「種族滅絕」,薩卡利埃內就是提案人。
她今天企圖將要求北京當局解除對她及其他國家國會議員制裁的信函交給中國駐義大使館,但遭拒收。現身抗議活動的還有義大利前外交部長特爾吉(Giulio Terzi)、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副主席弗門提尼(Paolo Formentini)及眾議員畢昂奇(Matteo Luigi Bianchi)。
IPAC告訴中央社,配合G20及IPAC的「反G20」集會,今天這座由作者高志活寄來羅馬的「國殤之柱」屆時將在令北京十分惱火的地點向公眾展示。
去年6月成立的IPAC目前有約200名成員,串連全球五大洲各國國會議員。外交部長吳釗燮受邀視訊參與IPAC定29日在羅馬舉行的會議,並接受記者提問。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中共滲透立院?前美陸軍官員析台灣民主運動
2024-05-25 20:32:5810萬位民眾24號包圍立法院,抗議國會擴權,違反程序正義。前美國陸軍官員林曉旭到台灣旅遊,恰巧碰上台灣民主運動,他進一步剖析中共黑手滲透,以及台灣自由民主價值對國際的重要性。
-
QUAD支持印太自由、關切南海軍事化 劍指中共
2023-03-03 21:12:33歡迎回來。G20外長會議期間,QUAD「四方安全對話」外長今天(3日)齊聚新德里舉行會議。會後聯合聲明指出,堅定支持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且應和平解決爭議及勿單方面改變現狀。劍指中共與台海情勢。
-
高志活堅持取回國殤之柱 盼放天安門紀念六四
2023-10-09 20:30:38原本在香港大學放置24年,悼念六四天安門屠殺的國殤之柱,2021年遭港府拆除,下落不明。創作者丹麥藝術家高志活,近日訪問台灣,重申中共無權拆除沒收作品,並希望有一天恥辱柱能豎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
-
克服恐懼 活摘見證者實名曝光中共滔天罪惡
2023-08-09 21:21:362015年,曾在大陸軍隊醫院工作的鄭治,曾匿名向大紀元曝光了中共活摘器官的罪行。8年之後,當他克服了內心巨大的恐懼,終於決定公開講出中共的反人類罪惡。
-
小米台灣高層遭全面接管 專家指疑有2大目的
2024-05-14 17:21:42中國品牌小米台灣分公司高層大地震,台籍幹部全數遭到撤換,經濟部表示,小米台灣是有通過核准的陸資,沒有疑慮,不過消息一出引起台灣通訊界關注,我們請教財經專家黃世聰,怎麼解讀小米台灣高層變動,由中國小米高層全面接手? 記者 沈唯同:「你提到電動車,小米未來電動車的部分,似乎可能想要打進台灣市場、這部分您怎麼看?」
-
斷交台灣後中共1隻都沒買 宏國白蝦出口少25%
2024-04-08 07:22:43台灣與宏都拉斯在去年3月斷交,轉與中共建交後,由於兩國自由貿易協定(FTA)尚未談妥,加上開價比台灣低5成,蝦農賣給中國意願不高,加上台宏外交關係生變後,出口到台灣的白蝦必須課徵20%的關稅,墨西哥對宏國蝦祭出禁令,宏都拉斯國家水產養殖者協會(Andah)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第一季白蝦出口量為1697.6萬磅,低於去年前3月的2282.5萬磅,出口量下滑25.82%。
-
中國經濟下滑 廣東工廠招工時薪9元人民幣
2023-03-02 20:32:44中共三年「清零」重創中國經濟,知情人披露,許多中國企業招聘的都不是正式僱員而是臨時工,而且每小時的工資都很低。近期在東莞有工廠招募臨時工,竟開出人民幣9元的時薪,換算成台幣時薪也只有40元左右,引發爭議。
-
章天亮:中共六理由無法攻台 美554法案關鍵
2023-06-07 19:09:35旅美歷史學者、知名評論人章天亮,首度訪問台灣,他在演說中指出,中共礙於六大理由無法以武力入侵台灣;美國眾議院立法中的554號法案,在嚇阻上尤其關鍵。
-
中共新規可查旅客手機筆電 台國安局:風險非常高
2024-05-09 10:53:15入境香港、尤其中國得更小心了。中共國安部4月發布2項「執法程序」新規,讓人員擴權能任意檢查個人電子設備,訂7月1日實施,不過,已經有部分中國城市的海關,檢查出入境旅客手機。中華民國國安局副局長今天(8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手機內如果有所謂的敏感訊息,被中共當局以「違反國安」處置的風險相當高。
-
林夕追求香港自由遭中共封殺 入圍台灣金曲
2023-07-01 22:29:45歡迎回來,第34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即將在本週六登場,其中公開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而遭中共封殺的的香港知名作詞人林夕,也入圍這次最佳作詞人獎。
-
中共無恥!台灣與西藏學生當眾抗議謝鋒
2024-04-22 13:04:31中共駐美大使謝鋒上週六在哈佛大學遭台下,台灣與西藏女學生高舉標語大聲抗議,她們直指中共剝奪香港自由、又侵犯台灣,還迫害百姓,活摘百姓器官,令謝鋒相當尷尬,影片在網路上被大量流傳討論。
-
保衛台灣!章天亮:了解中共本質 增強軟實力
2023-06-02 19:27:06烏俄戰爆發後,同樣有惡鄰居在旁的台灣,成為世界關注焦點,旅美學者章天亮表示,台灣應該善用軟實力,來應對國際挑戰,他也坦言,台灣人似乎不太重視,而保衛台灣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中共本質。
-
邱國正:共軍恐突入逼近12海浬 越過就打掉
2023-03-06 21:05:20新聞一開始,馬上帶您看到,中共週末舉行兩會,國防部長邱國正(6日)在立法院表示,中共對台動武的態勢比以往強烈,而外傳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可能來台訪問,邱國正說國軍有超前部署,要警惕中共有可能藉口突然進入台灣領海基線,向12海浬的領空基線逼近,台灣為了因應共軍無人機、間諜氣球等威脅,已經將過去「不開第一槍」的原則,改為只要有航空實體進入領空基線,就要射擊。
-
曹興誠:中國共產黨是邪教 動亂的根源
2023-10-26 19:42:40聯電創辦人曹興誠,25日晚間在影片分享網站的頻道上發表新影片,從以阿戰爭,談到中共企圖武統台灣,他直言,中國共產黨就像邪教,是仇恨、動亂的根源。
-
台灣人欠缺敵國意識? 以色列女孩分享兵役經驗
2023-07-28 21:38:48以色列周邊面臨威脅,國土僅有台灣的三分之二,靠著男女皆兵、備戰和民防體制,多次挺過軍事衝突,守住國土。透過我們的專訪,來看到一位在台灣的以色列女孩,分享她們的國防意識。
-
報導台灣獲粉絲支持 美NTD主持人:台灣對世界重要
2023-05-13 21:40:11中共對台威脅,全球關注。在美國紐約的英語新唐人主持人Tiffany Meier,在報導了台灣黑熊痛扁小熊維尼臂章的新聞後,收到粉絲訂製的同款圖樣馬克杯,表達支持。我們特別專訪了Tiffany,聽她聊聊美國普遍民眾對台灣的真實看法。
-
沈伯洋揭中共認知戰:讓台灣年輕人厭倦政治
2023-12-18 20:19:29黑熊學院週日(17日)舉行首場大型戶外講座,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長沈伯洋分析指出,中共對台灣統戰手法包羅萬象,例如針對年輕人散播真假訊息的認知戰,目的之一是要讓年輕族群厭倦政治。
-
也怕「被失蹤」?中共戰狼外宣頻遭駁 笑翻全場
2024-08-12 20:35:26中共前外交官(10日)在半島電視台主持的論壇上,美化中共侵略台灣的意圖、迫害國內百姓的手段,頻頻遭主持人反問駁斥,中共外宣淪為笑柄,全場頻頻大笑。影片在網路熱傳。
-
大陸熱傳反戰文:如果開戰 絕不上戰場
2023-05-01 20:54:44近年來,中共黨媒不斷宣傳要備戰進犯台灣。但中國大陸民眾並不買帳,最近網上一篇反戰文章引發民眾共鳴。評論認為,這表明很多中國人正在覺醒,不願為中共統治者所謂「強國夢」去充當炮灰。
-
陳吉仲請辭民調公布 青年赴立院:農業非政爭
2023-09-22 19:09:44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22日)到立法院進行進口蛋專案報告,並為農業部過程疏失致歉,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有2成1的國人滿意陳吉仲處理缺蛋危機的表現,但有高達5成7不滿意。不過,今天在立法院外也有年輕人舉起「農為國本不是鬥爭工具」布條,他們表示,面對農業議題應實事求是,農業部門有過錯應接受檢視,但是所有針對本次事件的不實指控,都應有澄清、道歉的後續作為,以終止假消息對台灣社會的傷害,他們呼籲,各黨派團結促進台灣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