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逆勢成長 Arteris:不是車企而是車聯網公司

Arteris IP, Inc.執行長Charles Janac受訪時表示,他認為,特斯拉(Tesla Inc.)不是一家汽車企業、而是車聯網公司,特斯拉比同業更加靈活、因為他們控制自家產品的軟體架構,並且自製一些晶片。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01 日訊】半導體缺貨衝擊汽車業,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第三季交車仍破24萬台創新高,年成長72%。美國半導體公司Arteris IP, Inc.執行長Charles Janac說,特斯拉不是汽車企業而是車聯網公司,比同業更加靈活,因為他們能控制自家產品的軟體架構且自製晶片。

據《克雷恩底特律商報》報導,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執行長Jim Farley日前受訪表示,特斯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專注於嵌入式系統,並未將汽車單純當成車輛。Farley說,「他們得加倍努力才能追趕得上」。

Farley 指出,隨著電動車(EV)日益普及,全球晶片供給短缺問題只會變得更糟,因為EV的主要零件是電池和晶片。他建議,官方應資助晶片商在美國建廠,並且認真考慮在北美開採用來生產EV電池的鋰、鈷。

Farley也談到,生產一台EV需要的人力較傳統內燃機(ICE)車款少了20%至30%,「我們不能逃避這個問題。」他還說,自主移動車的開發時間比預期長,汽車業者必須設法解決問題,不應等待監管機構決定是否打造自駕車專屬基礎設施。

特斯拉股價最近突破千美元大關,帶動市值突破1兆美元,為何表現如此亮眼?除了傳出接下租車業者赫茲(Hertz)10萬輛電動車訂單外,另一關鍵主因,就是在全球晶片持續短缺下,其他車商就算接單,也不敢保證能如期交車,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卻找到解決車用晶片荒的獨門解方,那就是「運用軟體」。

目前特斯拉自行設計的晶片還是以先進製程的大晶片為主,相關產能比較充足,較不會有缺貨狀況。但重點是特斯拉本身強大的軟體工程實力,使其使用來自不同供應商的控制器時,能夠快速設計出不同的韌體方案。

再加上特斯拉在許多關鍵上游技術有深厚的耕耘,不論是生產電動車,或是用來生產電動車的設備,都能高度的掌控,也因此在生產線的調整與最佳化方面,要比只能倚賴外來設備與技術支援的傳統車廠更有彈性。

另一項優勢,特斯拉可以先組裝好大部分的汽車組件,只有關鍵的半導體零件暫時不裝上,等到供應商到料時,再配合預先設定好的系統方案裝進車內,完成功能測試後就能出車,避免傳統車廠可能因少數料件缺貨,整個產線就必須停止的狀況,藉以確保交車順暢,也才能在市場上逆勢成長。

特斯拉從2016年就開始組織晶片研發團隊,2018年底著手改裝車輛測試軟體。直到2019年4月,搭載AI晶片的HW3.0的Model 3才開始生產。最近有外媒報導,據多位業內消息人士透露,韓國三星電子將為特斯拉生產下一代支援全自動駕駛技術硬體HW 4.0的晶片。

據悉,三星計畫最早第四季度在其位於韓國華雄的工廠,使用7奈米技術批量生產特斯拉HW 4.0晶片。雖然7奈米技術不如5奈米技術先進,但三星仍決定使用7奈米技術,以確保晶片安裝在支援「全自動駕駛」(FSD)軟體汽車上時,產量更高,功能穩定。


新唐人亞太電視 莊麗存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