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發酵 比利時等10國不派官員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15 日訊】問責中共迫害人權,美國12月7日宣布對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截至14日,共有10個國家陸續宣布,不派官員出席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由200名跨國國會成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發文表示「沒有人權,就沒有奧運」的力量愈來愈大。

    「沒有人權,就沒有奧運」(No Rights.No Games.),比利時國會議員寇拉提(Samuel Cogolati)14日在社群媒體上貼出標語,表示比利時政府加入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的行列,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告訴他,不會派官員參加北京冬奧。

    不過,據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 )引述,比利時政府發言人有意淡化外交抵制的色彩,指出不派代表參加北京冬奧,是因為比利時參賽運動員有限,過去也未派出代表團參加冬奧,其次是疫情考量因素,不是因為中國人權問題的外交抵制。

    抵制北京冬奧的呼聲持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瑞士總部外,過去一週不斷有抗議者示威高喊,「抵制2022北京奧運」、「人權不是一場政治遊戲」等。

    由各國國會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14日發文表示,比利時加入澳洲、加拿大、愛沙尼亞、立陶宛、科索沃、紐西蘭、英國與美國等國家,一起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並強調「沒有人權,就沒有奧運」的力量愈來愈大。另外,奧地利12月初新上任的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接受德國「世界報」(Die Welt)專訪也表示,奧地利不派高層官員出席北京冬奧,不過他強調這不是抗議或抵制,而是因為COVID-19疫情因素。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芮甄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