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港總領事批中共毀自治 籲讓香港做回香港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7 月 12 日訊】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11日抨擊中國拆毀承諾給予香港的自由和「高度自治」,認為中國譴責「外國勢力」引起動亂是專制政府愛用的說法,呼籲讓香港做回香港。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11日發布史墨客(Hanscom Smith)的「臨別演辭」,文中對中國發出諸多批評。
史墨客表示,美國支持一個穩定、繁榮的香港,享有北京在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議「中英聯合聲明」中承諾的高度自治,美國的訊息很簡單:「我們希望香港成功,讓香港做回香港」。
他指出,近年,中國一步一步地拆毀和破壞它承諾給予香港的自由和「高度自治」。多年來,中國對香港機構的攻擊一直在持續,例如強迫獨立媒體關閉和監禁記者、政治人物被捕、天安門屠殺成為禁忌話題、很多香港人用腳投票,而那些留下的人被迫自我審查。
史墨客提醒中國及香港政府,百萬港人上街的原因並不是要爭取獨立,而是爭取中國曾經承諾給他們的自由和自治。如今雖然抗議活動被阻止,社運人士和民眾因國安法而沉默,但2019年抗議運動的根本原因沒有改變。港人想要得到所承諾的東西。
他強調,中國當局譴責「外國勢力」引起動亂和暴力,這是一個專制政府愛用的說法,其實只是中國政府避責和把問題歸咎於外國代罪羔羊的方法。美國所做的每一步只不過是回應中國政府和港府沒有兌現對香港地位的承諾。
史墨客進一步說,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是中國政府根本的自我懷疑最明顯的標記。一個負責任、具有民意基礎的政府不會用恐嚇、故意的模稜兩可和專制的司法程序來統治它的人民。
他表示,現在不只個人和媒體被噤聲,中國政府更嘗試阻止外交員表達其政府的觀點。這與中國在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中的義務不符。例行的外交活動被標籤為「干預」,外交官進行日常公務更被國安法威嚇。強大的國家是不會害怕異見的,交換意見不是勾結。
史墨客認為,北京愈來愈明顯決定不兌現它曾許下的諾言,不再想兌現「聯合聲明」,也不再支持「一國兩制」。但正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最近所言:「我們將繼續為此發聲,呼籲改變,這不是和中國搞對抗,僅僅是為和平、安全、人的尊嚴挺身而出。」
史墨客自2019年7月出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一職,一路見證香港「反送中」運動,以及中國後續實施國安法壓制異議、拘捕泛民派人士、修改選制、打壓獨立媒體等一系列破壞香港自治、自由與民主體制的作為。
針對史墨客發出的批評,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11日回應史墨客卸任之際發表所謂臨別演說,汙衊中方涉港方針政策,詆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港檢控所謂勾結美國 黎智英拒不認罪
2024-01-03 07:18:12對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的審判,週二繼續進行。檢方以違反港版《國安法》為由,指控黎智英所謂「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名。審判中,黎智英堅決不認罪。多國議員聯署抨擊港府捏造證據,敦促各國政府立即終止和中港的引渡協議及司法互助協定。
-
港府23條立法引擔憂 台英美發聲挺港人
2024-02-29 19:43:58來關心香港,港府當局針對23條立法的所謂諮詢期,在28號結束。同一天,美英兩國都發表聲明,表達擔憂。台灣外交部也呼籲中共,尊重香港人民對自由、民主、人權的追求。
-
鄒幸彤舅父也被抓!六四前夕港警再捕一人
2024-06-03 19:45:59明天就是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而今天,香港警方今天又以「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也就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再抓捕一名62歲男子。據香港媒體指出,被捕男子是前支聯會主席鄒幸彤的舅父,港警聲稱,他與上週被捕的7人同樣涉及所謂「煽動意圖的相關罪行」。但他們僅僅是在社群媒體發文,單純分享「參與六四晚會」、「訪問天安門母親」等經驗圖文,隻字未提「平反六四」的口號。台灣民間團體提出3項訴求,要求港府立即釋放被抓捕人士,停止打壓悼念六四的活動。
-
香港國安威脅加拿大港人 跨國鎮壓引關注
2024-05-31 19:40:13近日,一段電話錄音曝光,顯示香港國安人員,威脅在加拿大的港人,中共的跨國鎮壓,引起廣泛關注。
-
港府撤銷羅冠聰等六名流亡港人護照
2024-06-13 19:30:49中共港版國安法、特別是所謂23條實施後,香港政府對民主人士的打壓進一步升級。週三,港府宣稱,已取消六名流亡海外的民主活動人士的護照,還稱他們是所謂的「通緝犯」。
-
反送中5週年 在台港人盼喚起台灣守護民主記憶
2024-07-02 20:15:412019年,香港政府強行推動《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發香港民間大規模抗議,被稱為「反送中」運動。7月1號,香港主權移交27週年當天晚間,在台港人在台北舉辦「反送中」5週年追思會,來紀念與回顧港人抗爭歷程。
-
台立委籲港府退回惡法 港人喊話台青年勿信中共
2024-03-22 19:41:50港府週二)火速通過《基本法》第23條,從公布草案到立法會三讀表決通過,僅花11天時間。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與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等人,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港府撤回23條立法。
-
港人平安夜祈福遭扭曲 籲台勿信中共任何承諾
2023-12-25 12:45:45昨天是平安夜,有在台港人在西門町發起默站行動,為在香港獄中的黎智英與鄒幸彤祈福,呼籲大眾持續關注香港現況。但卻有電視台在直播時,在畫面壓上與活動本身無關,且帶有特定政治立場的標題,香港邊城青年也譴責該媒體試圖扭曲在台港人訴求的行為,並提醒台灣民眾不要相信中共的任何政治承諾。
-
英美譴責港府通緝5港人 關切下週黎智英案
2023-12-15 12:43:18中共在香港強推「港版國安法」後,週四(14日)港警國安處宣布,通緝5名在海外的香港活動人士,引起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的譴責。
-
香港區議會選舉無民主派 投票率兩成七創新低
2023-12-11 13:24:13鏡頭轉到香港,香港昨天舉行新一屆的區議會選舉,這是在港府推出所謂的「愛國者治港」後,舉行的第一次區議會選舉,而最終的總投票率只有27.54%,遠不如在反送中浪潮下,於2019年創下的七成投票率。
-
涉立法會衝擊事件 香港法院判四人暴動罪
2024-02-02 12:49:32週四,香港西九龍法院宣判,在「反送中運動」期間,闖入香港立法會的四人「暴動罪」成立。被控罪的藝人、王宗堯告訴法庭,他進入立法會,是將充電器交給現場記者,全程不到五分鐘,隨即離開,但法官仍判他暴動罪。
-
22歲前港學運人士鍾翰林 成功赴英尋求庇護
2023-12-29 21:10:15被香港當局關押3年的前學運人士鍾翰林,今天(29日)證實已離開香港,抵達英國申請政治庇護。鍾翰林指出,在他出獄後,港府的國安人員不斷打壓他,還提議要他到中國大陸所謂「旅遊」,並企圖透過金錢利誘他擔任線人。
-
美國務院官員來台 學者:中共台獨新規違國際法
2024-06-24 21:15:49帶您來看,中共在上週五頒發所謂懲治台獨22條新規定,隨後,傳出美國國務院兩名副助卿來台,與外交部長林佳龍討論反擊中共打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而美國在台協會(AIT)也在23日發布新聞稿,重申美方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學者認為,這是美方釋放堅定挺台參與國際組織的訊息。
-
中共台獨新規違國際法 美國務院官員來台
2024-06-24 12:47:00帶您來看,中共在上週五頒發所謂懲治台獨22條新規定,隨後,傳出美國國務院兩名副助卿來台,與外交部長林佳龍討論反擊中共打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學者認為,是美國釋放堅定挺台參與國際組織的訊息。此外學者指出,中共新規違反國際法,台灣應與各國交涉,讓各國不要成為中共法律武器化的幫助犯。
-
香港玩完了 港前財政司長點出香港生存之道
2024-06-10 19:39:42中共在香港強加港版國安法、23條惡法,讓香港在五年內加速中共國化。美國學者克里斯坦.惠頓(Christian Whiton)撰文表示,香港已不再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廉潔的金融中心之一。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也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我痛苦地承認香港已經玩完」。香港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同意羅奇觀點,並在臉書指出,「香港必須繼續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城市,而這正是香港的生存之道。」
-
余茂春揭中共如何操作台灣認知戰 籲立法管抖音
2023-12-04 21:08:49美國眾議院聽證會,關切中共對美國認知作戰。前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余茂春,在聽證會指出,中共想要將國際上關於台灣的討論,限縮在主權問題,而非自由與獨裁的對抗,他警告美國社會,在各種領域都要防範中共發動的認知戰。
-
民調:若中共犯台 七成二美國人挺承認台灣地位
2023-12-01 15:16:47美國最新的一項民調顯示,有77%的美國人將中共視為「敵人」,並且有51%將中共視為頭號威脅。另外,在中共入侵台灣的情況下,有72%的美國人願意正式承認台灣。而在得知台灣的重要性後,支持派美軍保衛台灣的比例,更是高達52%。
-
港人拒忘「十一國殤」警示中共正侵蝕台灣
2023-10-02 11:22:31十一中共建政,對港人來說卻是國殤日,在台港人週日(1日)在西門町高唱《願榮光歸香港》,並製作看板,警示中共對香港的侵蝕,同樣正在台灣上演。
-
為中共站台 吳尊友等病毒疫苗專家接連病亡|中國一分鐘
2023-10-31 19:39:25 -
賴清德過境美國.共機共艦擾台 國軍嚴密監控
2023-08-14 12:31:35新聞開始先來關心,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正率團出訪巴拉圭,並過境美國,不過,在賴清德抵達美國之際,共軍東部戰區發布消息稱展開軍演。中華民國國防部今天(14日)上午指出,截至6點前,24小時內已偵獲中共軍機6架次、軍艦6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導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