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致多瑙河水位下降 二戰軍艦露出水面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8 月 31 日訊】歐洲面臨能源危機,這個夏天還遭遇熱浪侵襲,面臨5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水位下降,二戰時期的德軍軍艦殘骸露出了水面,多達數十艘。

    今年夏天的嚴重乾旱,令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水位不斷下降,達到有記錄以來最低水位。

    在塞爾維亞的普拉霍沃(Prahovo)河段,數十艘二戰時期的德軍艦艇殘骸露出了水面,嚴重影響了水上交通。

    歐盟駐塞爾維亞大使 Emanuele Giaufret:「這對多瑙河上的交通來說,是個問題,它不但限制了通航能力,而且很危險,因為一些軍艦上還有未爆彈藥。 」

    估計在這一水域中,共有40艘沉沒的軍艦,其中影響交通的大約有21艘,歐盟與歐洲投資銀行已經批准資金,將這21艘沉船打撈上來,清理河道。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鄭宇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