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中共金融改制為何選此時 存兩隱憂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3 月 09 日訊】中共的金融監管體系最近出現一些變化,中共人大宣布原先的銀保監會改制,成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我們請教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外媒的解讀,這是北京當局,對60兆美元的金融業進行進一步的監管。尤其近期我們看到,中國金融圈,出現所謂的包凡的失聯事件,您是怎麼解讀這一次當局的所謂的改革的方案,是不是意味著可能現在金融體系,真的出現一些問題?您怎麼觀察?

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陳松興:「

其實我們可以分兩個面向來看,第一個就是說整治的一個大方向,那麼從全球來講,這是一個切入點。另外一個切入點就是說時間點,因為中國目前的環境面臨的挑戰相當的多,時間點適不適當?

接下來可能的產生的一個後果或效果。那麼首先來看大方向來講,其實全球金融的活動在過去這些年有很大的變化,我們過去是分機構的,也就是說銀行搞放款,證券放保單,證券是放IPO股或者發基金,然後還有一些保單問題,我們必須要合作起來看。

在當前的環境之下,其實這些的金融交易行為中間的這個界限,已經相當混淆了。那麼有些保單其實就是投資型商品,有些的放款搞不好也是結構性的,所以情況一個發展的話就是比較混亂,因此在世界目前主要的想法裡面的話是把它整合,那麼這是英國所帶頭的,所以他把金融監理放在一個機構之下,主要是針對消費者的保護這種行為。

另外一個是針對的系統性的安全,所以中國在這個領域裡面,從過去人民銀行一攬大權,到之後一行三會,現在又看到說銀保監合併之後效果還是不章,所以繼續的把它做一個整合,其實大方向上,還不算是特別讓人家感到意外。

但是時間點裡面我們還要去想一想,就是說目前中國它確實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地方的財政危機,尤其是從地產開發商開始,地產開發商跟這個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又很密切,裡面有的發債,有的跟城商行的借款,有的這個地方融資平台的介入,所以他公關係錯綜複雜,在這種情況之下的話,對銀監、保銀、保監、證監或者人民銀行單獨介入效果其實看起來也不是特別好。

所以我們現在看得到是整個中國整個的金融資產,這些年來一直在擴張,那麼擴張就代表一件事情,假設說你願意擴張的話,你跟銀行借款,那麼很可能在這個企業界或者甚至一些的融資平台,你跟銀行借款的話,只要你把後頭的關係搞好,你很快就可以借到巨大的款項,讓地產商他資產就規模擴大,非常的大,財務槓桿做的也非常的危險。

所以說如果說中國面臨現在的金融危機之下,能夠把它整編在一起的話,我們整個來看的話,問題在於是說每一個行業銀行也好,證券也好,甚至保險也好,甚至地方政府也好,每一個都目前面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

因此我們在學理上有一個學說叫做「道德風險」,也就是說你當它合併了之後,每一個人都要擔心說:我的位置還在不在?如果不在的話,我現在面臨的挑戰我要不要處理?,或者是說我把爛攤子丟給接來的,接的人去處理。

所以中間很讓人家擔心的就是說危機正在醞釀的時候,又搞機構的這種合併的話,會不會也反而引導這個道德風險的發生?那麼這個東西就是談到它時間性的問題,如果時間更晚一點,單獨的事件處理好一點,會不會讓它可能的風險降低?

第二個也是一樣跟道德風險有關。因為金融界裡面目前都在擔心那整併了之後,那麼各個金融機構的領導,是不是這下子要被人家做調查,或者是配合調查?或所謂的「雙規」,這個就是說人人自危的話,第一個它放款的業務或授信的業務,他是不是這下子會希望做少一點,免得被查了?

第二個也另外一種的道德的風險就說,好了,既然有可能被查的話,我是不是現在趕快撈一筆,準備走人了?所以這個就是timing上面的問題。那麼中共過去的決策當然是比較果斷,也不是說這個過程,裡面沒有充分的一個探討,但是像這些執行上面的一些細節,可能不一定都能夠想得那麼周密。

那所謂的魔鬼藏在細節裡啊,這樣子的話我們對未來中國金融穩定,還是會比較擔心,也就是說效果上是不是「金融穩定」反而變成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另外一個因為這些金融機構跟金融監理機構的領導,很可能都要大搬風,那麼是不是這個時間產生的道德風險,以至於說提供的放款上面的話,或者是說負責任的人不敢放款,那麼不敢負責任的人放款,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他在金融市場裡面的副作用,在這個都是我們未來需要去觀察的地方。」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