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服用抗病毒藥物3風險 台專家籲勿囤藥

【新唐人亞太台 2025 年 02 月 06 日訊】藝人大S因為流感驟逝,使得全台各地診所出現打疫苗的人潮,也有人出國自備抗流感藥物。專家提醒,如果服用藥物的人過多,可能會使病毒產生抗藥性,而雖然藥物相對安全,但依舊會有,像是腸胃不適的副作用﹔也提醒民眾,如果囤積藥物,會導致真正需要使用藥物的人被排擠。

 

藝人大S赴日旅遊,因流感驟逝,輿論高度關注流感疫情。感染症醫學會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平時作息正常,維持良好健康狀況,慢性疾病、65歲以上長者,定期接種疫苗。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疫苗相對它的價格是相對是便宜,但是它的保護卻是非常重要,對個人影響很大,對醫療體系也影響很大,如果你能夠降低,在這種冬季的時候,降低這個急診裡面,擠在這個急診那邊的話,你這整個醫療體系就已經是,可以降低很多的負擔,降低很多這些住院,甚至重症住加護病房的情況。」

台灣人口趨向高齡化,專家建議政府公費採購含佐劑與高劑量流感疫苗,提供65歲以上長者施打。而對於抗病毒藥物,專家也提醒,民眾避免自行濫用,造成風險。

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 王振泰:「假設你不是流感,那你就去服用這樣的藥物的時候,如果服用的人太多了,最擔心的就是會產生病毒的抗藥性,這個其實跟抗生素是一樣,你過度使用病毒一樣會突變,一樣會產生抗藥性,那所以我們才會認為說,不需要去預防性的去囤這些藥物。」

專家也指出,不贊成民眾出國攜帶抗病毒藥物,萬一身體出現症狀,建議在當地就醫,確切診斷,避免延誤病情。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劉姿吟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